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7日电 (陈选斌 刘琼春)5月7日,由四川艺术基金资助,四川旅游学院主办的2022年度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漆美天府——西部陶胎镶嵌漆艺术青年创新创作人才培养”在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举行结业汇报展暨学术研讨会。来自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以及川渝各大高校等单位的专家领导、教授学者、工艺美术大师及基金项目班的30名学员参加了汇报展开幕式。

开幕式上,四川旅游学院校长卢一从该校办学特色及发展战略、文旅业态与艺术脉络、漆陶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成果等方面,由浅入深地阐释了文化艺术创作与研究的重要性。
“此次展览精彩纷呈,作品形式丰富、风格多样,涵盖了陶胎镶嵌漆艺术在漆器、陶器、镶嵌技艺等多方面的综合艺术体现,展示了巴蜀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优秀的传统工艺,是漆艺术家与巴蜀文化的一次面对面的对话,同时也是高校对青年艺术创新创作人才培养的重要探索和实践。”四川艺术基金监督专家汪代明认为,要想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漆陶创作者,需要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并行,在创作中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学员代表高媛在发言中表示,此次培训紧贴学员实际,学员们在理论与实践并行中掌握了各类技能,逐步明晰个人创作的方向,也为下一阶段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在结业汇报展后,现场围绕西部陶胎镶嵌漆艺术的发展和未来趋势举行学术研讨会。参会专家们就西部陶胎镶嵌漆艺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就陶胎镶嵌漆艺术的培养教育进行深入探讨。
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馆长许燎源在会上提出“创造才是最好的传承”。他认为,伟大的艺术创作需要回归生活,凡是能够交往互动的公共空间都能成为艺术流淌浸润的场景。当代陶漆艺术要向未来开放,思考怎样从文化到文明,让当代艺术创作文化成为未来的一种文明形态。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黄宗贤从“文化自信与非遗传承”的角度详细讲解了传统漆陶艺术文化发展的使命与担当。他在现场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传承文脉并不等于对某种技艺本真的传承,而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地传承;二是加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艺术不能脱离创新媒介,而创新媒介也不能挤压艺术的原真呈现,新媒体艺术更不能侧重于“景观化”炫技,而是要突出思想文化精神内涵的体现;三是传统工艺美术需要进入市场,融入生活,直面危机与压力。
据悉,此次人才培训项目为期近三个月,主要是为了提高漆陶艺术人才队伍的质量,调动青年艺术家传承创新传统工艺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掘和创新漆陶艺术的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漆陶艺术,从而更好地带动西部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创新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