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8日电(吴平华 陈小雄)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古树名木在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生态文明中的独特作用,近日,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和宜宾市叙州区人民法院就古树名木保护的司法协作达成共识并签订协议。
“接下来我们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联席会议机制,搭建专家库,建立云基地等,进一步加强两地古树名木司法保护合力。”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汤平说。

古树名木是有生命的绿色文物,被称为绿色“活化石”,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经济价值,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人居环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区现存古树557株,涉及15个科,树种17种,其中一级古树18株,二级古树18株,三级古树521株。今年3月,宜宾市首个“古树名木保护基地”在叙州区樟海镇千年荔枝母本园设立。
“我们将以签署这次框架协议为契机,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对相关犯罪行为进行有力打击,同时增强对保护古树名木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群众自觉投入到保护古树名木的活动当中来。”叙州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吕双江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