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9日电 (刘刚 包燕菲)为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促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乐山市沙湾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探索“积分制”和“清单制”管理模式,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以策强基,增“动力”。成立乡村治理积分制平台运管中心,出台《沙湾区乡村治理积分制推广运用实施意见》,在积分内容、评价方式、结果运用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为乡村治理积分制有序推进提供坚强保障;全区76个村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制定”的工作原则,分类制定《积分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积分项目、积分使用和管理方式,确保“积分超市”正常运转。
以点带面,聚“合力”。依托“主题党日”“坝坝会”“基层夜话”等活动载体,对“积分制”和“清单制”管理模式广泛进行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热情;探索“村组干部+党员带头组建村级志愿服务队”的形式开展志愿服务行动,所有参与群众实行“一人一档”管理,通过定向积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五清”行动、外出务工人员排查、森林防灭火巡查等基层事务,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以评促进,激“活力”。紧抓“管”字,突出结果激励作用,定期对家庭积分情况在专栏进行公示,村民通过积分兑换实物的形式,到“积分超市”兑换日常用品;为了更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将积分情况作为每年评选“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的参考依据,持续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让“村里事”变成“家里事”,让“小积分”撬动“大动能”。今年以来,全区累计物质奖励20余万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