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汶川漩口镇:来料加工让村民在家门口富起来
2023年10月12日 15:5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2日电 (伍排勇 杨玲 肖欣雨)寒露时节,天气转凉,然而在汶川县漩口镇集中村村两委搭建来料加工车间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10多位村民们正在车间内制作无痕内裤,大家一边忙碌,一边谈笑风生。

村民在来料加工车间上班。汶川县委宣传部 供图
村民在来料加工车间上班。汶川县委宣传部 供图

  漩口镇集中村,原本是一个以种植为主山区小村庄,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红薯、蔬菜等传统作物和外出务工为主。自2018年,在浙江省对口支援下,来料加工总部车间成功落地汶川县。经过几年的发展,来料加工产业让不少当地村民从“在家待业”实现了“朝九晚五”稳定就业,来料加工车间不仅为汶川群众提供了家门口就近就业的新路子,也架起了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的友谊之桥。

  这些天,集中村村民王瑶一大早便来到车间里忙活开来,自车间建立起她就一直在这里上班,如今她已经能娴熟完成整个无痕内裤的制作,每月收入能达到2到3千元。“感谢政府给我们建立这个来料加工车间,我们既能照顾娃娃,又能照顾家,也是非常的巴适。”王瑶说到。

村民在来料加工车间上班。汶川县委宣传部 供图
村民在来料加工车间上班。汶川县委宣传部 供图

  近年来,汶川县抓住浙江对口支援契机,发挥劳动力密集优势全力承接浙江来料加工项目,从原料供给、技能提升、数字转型三个方面精准发力打出组合拳,推动来料加工产业发展逆势上扬。同时,汶川县还将藏羌元素融入产品中,设计研发出围腰、衬衫等品类的新产品,截至目前,汶川县在七个乡镇建立来料加工车间37个,参与加工工人达1500余人,人均增收超过每月2200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