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宜宾江安开展“江安竹簧”国家级非遗项目进社区实践活动
2023年10月13日 09:1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2日电 (廖廷帝 李秋梦 李聃)在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前夕,10月11日,宜宾江安在竹艺工坊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进社区实践活动,现场展示该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江安竹簧。

 活动现场吸引社区居民参观。廖廷帝摄
活动现场吸引社区居民参观。廖廷帝摄

  当天,活动现场摆放了许多竹簧工艺成品供市民欣赏,非遗传承大师们现场雕刻竹簧作品,让群众近距离感受江安竹簧的魅力。

竹簧工艺品展示。廖廷帝摄
竹簧工艺品展示。廖廷帝摄

  “第一次近距离地观看大师们雕刻,感受到了竹簧的魅力和精美,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竹簧、了解非遗,让这些文化传承下去。”群众万绍莲说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只有通过不断的传承、弘扬和创新,才能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相信通过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和热爱,也会有更多的人加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来。”玉竹派非遗传承人周波表示。

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何华一现场展示竹刻工艺。廖廷帝摄
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何华一现场展示竹刻工艺。廖廷帝摄

  江安竹簧工艺历史悠久,兴盛于明正德年间(1503年)。早在1915年,江安竹簧花篮就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江安竹簧工艺是江安竹工艺的总称,从竹簧、竹筷、竹筒、竹根雕到竹编、竹装修、竹建筑这7大类上千个工艺品种,把竹的功能性和艺术性发挥得淋漓尽致。2008年,江安竹簧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江安县也先后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川省江安竹簧工艺传习基地”“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等。(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