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3日电 (周韵)为防止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连日来,德阳绵竹市围绕“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黑一块地、不污一条河”的工作目标,大力推进秸秆禁烧宣传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环保意识,自觉维护良好生态环境。

“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坚决查处第一把火”“万人防火不算多,一人疏忽惹大祸”……近期,绵竹市九龙镇马跪村党支部副书记唐文凤分配好任务后,便会带领5位摩托车巡逻队队员出发巡逻。伴随着喇叭鸣笛声和口号声,摩托车巡逻队驶过家家户户,成为了宣传秸秆禁烧路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自绵竹秋收工作全面开展以来,九龙镇细化完善镇、村、组三级网格责任体系,做到责任到人、到地,严防死守,确保秸秆禁烧全覆盖、无死角。充分发挥辖区电子监控系统作用,及时发现焚烧隐患,确保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利用摩托车巡逻队、志愿者巡逻队,进一步加大巡逻检查频次,采取盯人、盯机、盯块,将禁烧关口延伸到田间地头。
红色横幅、红色马甲、红色袖章,在剑南街道五星村,火红的秸秆禁烧色调遍布全村各个角落,村组干部高频率、全方位开展巡查,确保辖区不发生秸秆焚烧现象。
在秋收前,五星村就积极发动党员干部,面对面为群众讲解秸秆禁烧政策,逐户签订《秸秆禁烧承诺书》,登记每户农作物种植情况、秸秆处理意向,建立起“底数摸清、分类监控”的禁烧网络体系,从源头遏制秸秆焚烧。
在汉旺镇东普村,村组干部挨家逐户发放宣传手册,讲解焚烧危害,推荐处理办法,赢得了广大村民的支持和点赞。
东普村将秸秆禁烧纳入了村规民约,对遵守村规民约的村民给予表扬,对违反规定的村民予以批评教育或适当处罚,并及时对散落在沟边、路边的秸秆等进行全面清理。同时,通过秸秆还田等方式,让秸秆变废为宝,不仅减少了秸秆焚烧对空气的污染,还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
连日来,绵竹市各镇(街道)充分发挥乡村大喇叭贴近群众、直通基层的优势,把秸秆禁烧相关政策不间断地送到村里村外、田间地头,打通了秸秆禁烧宣传“最后一公里”。通过横幅挂起来、车辆跑起来、喇叭响起来、微信发起来、“明白纸”贴起来,做到多项宣传“同向发力”“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引导广大群众争做秸秆禁烧的宣传员、监督员和举报员,形成人人知晓、人人遵守秸秆禁烧规定的社会氛围。在加强秸秆禁烧宣传的同时,还统筹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以禁促用,以用促禁,疏堵并举,妥善解决秸秆难题,全力守护绵竹蓝天白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