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日电 (刘刚 冉雨霆)近年来,乐山市沙湾区坚持将社区作为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推动治理力量向社区汇聚、治理能力在社区检验、治理品牌在社区创建,创新实施“微治理”行动,着力通过“三微共治”推动城市基层治理。
配强“微队伍”,凝聚治理新力量
实施社区治理“大党建”,选派机关干部80余名担任社区“兼职委员”和“小巷管家”,实行“社区坐班”和“重点区域联络员”制度,采取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三单式”服务模式,推动资源全统筹、治理全参与,领办“社区民生项目”110余件;动员吸纳党员干部、“五老”人员、医生护士、网络主播等1100余人,组建“社区达人团”、铜河志愿服务队伍30余支,协助社区开展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700余场次。
打造“微阵地”,创新治理新场景
搭建“沫若友邻节”和“街坊见面日”等社区协商议事平台,组织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协商议事会成员、利益群众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环境治理等社区治理;依托城区商超、机关闲置阵地等资源,打造“铜心驿站”和“人民食堂”、货车司机“暖心之家”,着力打造功能齐全的服务“综合体”,搭建“暖人心、聚人气”的党群阵地,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
办好“微实事”,提升治理新效能
开展“树洞留言”和“社区帮帮周”等活动,定期梳理群众诉求,采取“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的工作机制,帮助群众解决邻里纠纷、安全隐患等“急难愁盼”问题80余个;实施“共享社区”行动,推出“城区企业健身设施”“机关食堂”“爱心商家休息场地”等社会共享项目8个,提供居民健身、节假日托幼、便捷用餐等暖心服务,受惠群众达6000余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