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日电 (陈永康 陈镜霖)“为国者,取之民而藏之官,出之官而散之天下。”“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11月1日,四川渠县开展税收普法活动现场,一群大学生深情朗诵税收普法名句。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賨(cóng)古烁今文物说税”为主题,由四川省税务局和中国税务杂志社联合举办。
“賨是什么意思?”“和税收有啥关系?”不少人都对较为生僻的“賨”字产生了好奇。“賨是西南少数民族所缴的一种赋税特称,后逐渐演化为族称。活动所在的渠县,前身就是賨国。”巴山文学院院长龚兢业围绕賨文化进行了专题讲解。据他介绍,賨是西南少数民族最早的税收减免,也是税收减免最早的雏形,更是中国民族史与赋税史交融所形成的独特税收优惠减免文化。
在賨税历史文化博物馆里,通过讲述古巴蜀地图、賨布、虎钮錞于、摇钱树等珍贵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展示了古賨国如何收税、如何减税以及赋税制度是什么样,让大家对“賨税”文化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活动以汉代文物“汉归义賨邑侯金印”的由来说起,通过情景剧沉浸式体验了秦汉时期賨人故里的税收故事。“汉归义賨邑侯金印”镌刻了賨人的丰功伟绩,记录着中国税史的渊源流长。
除体验“賨税”文化,活动现场还向大学生税收普法志愿者代表颁发了“大学生税收普法宣传志愿者”证书,赠送了税法书籍和宣传品。中国税务杂志社副总编辑宋晓兰表示,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是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希望大学生志愿者保持蓬勃的朝气,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用行动践行好税收宣传志愿者的承诺。
“对我来说是一份极为宝贵的礼物,也是我继续学习税收法律、增强税法意识的强大动力,我将在以后的道路上为更多同学播撒下学税、宣税、护税的‘种子’。”来自四川文理学院的学生陈芦燕冰收到证书和图书后称。
四川省税务局总经济师白冰表示,将继续发掘和培育好“賨税文化”等普法文化项目,积极拓展普法思路,创新普法方式,丰富普法内容,不断提高纳税人缴费人税法遵从度,持续增强全社会税收法治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