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内江:“四化”聚焦打造高质量军休服务
2024年03月03日 12:1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3日电(王爵)3日,内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易铭鑫介绍说,近年来,内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聚焦军休政治、生活“两个待遇”落实,以标准规范服务、用服务强化标准,创新打造“规范型”“荣光型”“康养型”“暖心型”军休,不断提升军休服务水平,军休人员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荣誉感更加提升。

  聚焦标准化建设,打造“规范型”军休

  建好服务阵地,大力实施军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采取适老改造、完善配套设施等方式,完成内江市军休所、资中军休所老旧小区改造,持续优化生活环境。推进重点项目,做好军休项目储备、申报、实施等工作,落实资中县军休所新场地1500平方米、威远县军休所新场地370平方米,争取本级资金50万元,积极打造新时代县级示范军休所。浓厚机构氛围,推进军休机构政治文化环境建设,完善军休荣誉墙(室)6个,全覆盖上墙军休干部人员信息,收集展陈军功章、荣誉证书等66件,激励引导军休干部永葆本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聚焦尊崇化引领,打造“荣光型”军休

  强化政治关怀,内江市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历来高度重视军休工作,在八一、春节等重要节日开展常态化走访慰问,全市军地座谈会、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等重大活动结束后常态化会见军休代表。编撰“口述历史”,邀请作协作家、摄影协会会员等专业人员入户采编,组织105名军休干部及家属回顾历史、口述历史、还原历史,通过文字与声像、语音相结合方式,出版《军旗下的风采—军休人员“口述历史”》文字实录6册、视频实录3部。宣传典型事迹,通过地方融媒体、部门官微等平台,开设“军休老兵口述历史”宣传专栏,每周展播一期军休老兵典型事迹。组建军休“老兵宣讲员”队伍,开展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进企业“六进六讲”18场次、覆盖6300人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传统,宣讲效果广受好评。

  聚焦社会化保障,打造“康养型”军休

  搭建服务平台,签约二甲以上定点医疗机构6家,在医院开通“120急救”和“专线服务电话”通道,为军休干部发放就医证,凭证享受免挂号费、优先挂号、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优待,每年定期组织体检、开展健康讲座,针对性提供专属医疗服务。签约定点养老机构6家,在养老入住、全日制照护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推行军休机构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机关合办食堂模式,采取“个人缴费+单位匹配”、“自来食堂+外卖配送”方式为军休干部提供优质助餐服务。实行送医上门,主动应对高龄化挑战,积极解决“看病难”问题,在内江市中医医院挂牌“内江市军休所军休干部定点医院”,每周一、三、五由医院委派专家到所医务室为军休干部看病拿药,提供推拿按摩、针灸理疗等服务,每月服务军休干部200余人次。组织疗养考察,组织军休干部到嘉兴南湖、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等地学习30余次,到(县、区)新村新城和重点建设项目参观10余次,到峨眉山、贵州六盘水、眉山瓦屋山等地疗养123人次。

  聚焦集成化服务,打造“暖心型”军休

  贴心开展服务。建立“每月定期联系、定人包户联系”制度,做到患病住院慰问、重大节日祝贺、生日节日祝福、矛盾纠纷协调、临终去世吊唁、困难问题解决,“带体温”“接地气”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同时,采取购买服务方式,提供理发助浴、家政保洁、生活护理、精神慰藉等个性化服务50余次。尽心提供保障,足额落实各类军休待遇,出台《内江市军休干部(军士)服务管理标准》,将享受副师职待遇军休干部纳入市级行政机关地级干部医疗照顾人员范围,军休干部参照机关事业单位人员100%纳入地方医疗保障体系,对因病住院个人自付医疗费用给予80%的补助。精心组织活动,开展“追忆流金岁月”“军休干部唱红歌”“老兵讲党课”“情牵一老一小”“送春联送书画下乡”等系列活动,组织成立门球、钓鱼、摄影等活动小组12个,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10余场次,丰富军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