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4日电(王强 吴昱 杨洁 习天宇)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4日传来喜讯:由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一分公司70149钻井队承钻的川西区块新场雷四气藏首口水井——新深106-1H井安全高效完钻,完钻井深7729米,创下川西海相雷口坡组水平井钻井周期最短、三开日进尺最高、直径320毫米井眼单趟钻进尺最多等9项新纪录。

新深106-1H井是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部署在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新场构造的一口超深水平井,设计井深7861米,四开制井身结构。该井存在超深、超长水平段、超高温、超高压、局部地层稳定性差和轨迹上翘等一系列工程地质难题,易发生井控、井漏风险,对钻井施工带来极大挑战。
面对川西海相井“三高一超”油气钻井世界级难题,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一分公司全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按照“技术一盘棋、上下一条线、一井一方案、一序一策、一趟一措施”工作思路,认真学习和借鉴工区邻井施工经验,不断优化完善技术措施和提速提效方案。
在施工中,该公司注重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在优选钻头、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的同时,引入随钻微扩孔、抗高温定向工具、负压振动筛等先进工具设备,集成国产化定制钻头+等应力螺杆提速技术、“定测录导”一体化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

“为克服地层破碎,该井水平段全程采用常规定向工具钻进,为使用常规定向工具长穿破碎储层提供攻略性指南。”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首席技能大师邓永义介绍。
“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一个问题也不能忽视!”这是70149钻井队队长杨洁每天都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施工的重点在一线,关键在工序。该公司全面实施“六化”管理模式,狠抓项目化运营,围绕工程地质一体化、决策运行现场化、信息集成平台化、技术保障迭代化、风险管控协同化、应急联动高效化,抓实了一线风险辨识、技术指导、执行督导、隐患消除、问题解决等多项细节,保障了项目高效运行。
业界认为,新深106-1H井顺利完钻,以1400米的水平段、7729米的井深,一举刷新川西海相雷口坡组水平井钻井周期最短等9项纪录,为该工区后续钻井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