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川青铁路“娘子军”守护高原“天路”
2024年03月05日 20:2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5日电 题:川青铁路“娘子军”守护高原“天路”

  作者 窦凯 张能

  自2023年11月开通,川青铁路客流量持续走高,首月运营发送旅客破19万,高铁成为阿坝州出行的新方式。今年春运期间,在川青铁路上有一群通信“娘子军”,她们既紧张又兴奋,正日夜守护在回乡路上,确保铁路一路畅通。

  “娘子军”正在监看通信设备状态。成都电务段 供图
“娘子军”正在监看通信设备状态。成都电务段 供图

  “梅姐,开交班会了!”早晨八点半,清脆的一声拉开了一天的序幕。工区会议室里清一色的女生一字坐开,为满屋密密麻麻的电脑设备添上一丝亮色。这里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电务段茂县通信车间网调工区,是通信的”中枢神经“,负责监控川青铁路的通信设备运用状态。通信设备常被比喻为“千里眼”“顺风耳”,它的运用状态极大关联着行车安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青春的面庞、稚嫩的神情,很难将眼前这群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姑娘与关系铁路安全的通信设备联想起来。“别看班组年纪小,个个都是‘老中医’,仅仅通过观察分析数据的微弱变化就能为通信设备的运行状况‘把脉’。”网调工区工长梅兰措笑着说道。

  通信设备状态的变化常常见于细微之处,需要认真观察每台终端,敏锐找出异常数据,这是一个极其考查业务、依赖经验的工作,对于上班时间最长不过6年的她们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悉心请教老师傅、复盘分析报警数据、开会研讨总结经验……厚厚的笔记本记载了她们日复一日的努力。

  这群姑娘在阿坝州土生土长,通过集团公司定向招录来到铁路。许多人来铁路前对于铁路的印象只停留在飞驰的“复兴号”上,而现在她们则肩负起为“复兴号”保驾护航的责任。在网调工区的一方天地里,她们点击鼠标、敲击键盘,在数以千计的信息海洋里筛选、瞄准、处理,将隐患消灭在苗头中,确保飞驰的列车“耳聪目明”。

  “娘子军”们一起跳锅庄。成都电务段 供图
“娘子军”们一起跳锅庄。成都电务段 供图

  除了在工作中相互关照,她们在生活中也相亲相爱。爬山、追剧、吃火锅……碰上节日,工区里藏族、羌族的小伙伴还会穿上民族服装,上街跳舞拍抖音。更重要的是,同为阿坝人的她们更能理解川青铁路的重要性。

  谷明珠和顺召艾是大学校友,回忆以前的求学路,她们记忆里是摇晃的大巴车、频繁的换车转车、频发的泥石流……而在川青铁路开通后,阿坝州新添一条“快车道”。今年元旦,两人坐上高铁不到1小时抵达成都看“花花”。高铁上,当听到邻座的旅客感叹川青铁路的快速便捷,两人相视一笑,油然而生出一股自豪感来。

  和她们一样,班组里的每位阿坝姑娘内心深处都对这条“钢铁动脉”感到骄傲,对于成为家乡的守路人更是满满的成就感。如今得益于川青铁路,大批外地游客涌入阿坝州,欣赏九寨的壮美、松潘的雪景,亲戚的苹果有买家了,家里的侄子回家更方便了……。对于这些变化,姐妹花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工区里早已挂上了崭新的龙年日历。窗外,疾驰的“复兴号”留下一阵影子。窗内,键盘的敲击声、鼠标的点击声、电话的铃铃声,合奏出一首川青铁路的龙年“守护曲”来。(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