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9日电 (吴平华 周成泉)“蓄水池解决了我们20多户村民的用水问题,修建过程我们全程参与,对工程质量和项目资金的使用我都门儿清,这下还能有啥不放心的。”近日,宜宾市筠连县镇舟镇顺利四组村民邓某某高兴的和前来调研的筠连县纪委工作人员交流到。

原来,筠连县镇舟镇顺利村争取到乡村振兴帮扶资金4万元,为该村四组修建蓄水池。该项目选址确定后,由谁牵头修建便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顺利村村委召开村民大会并邀请镇纪委委员一同参与,经过协商,最终决定将蓄水池的修建全权交给该组的受益群众,由受益群众在专家的指导下自行修建水池,修建过程中的用地协商、投工投劳以及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等均由受益户们自行协调解决,村纪检委员和党风政风监督员负责对修建过程、质量、进度等进行全程监督。
“以前,这些小型工程都是工程招标、层层转包的,此次将村级‘小工程’直接包给‘受益户’,村级‘两员’负责全程跟踪监督检查,目的是想从源头上遏制层层转包后的‘微腐败’风险,算是基层监督在实施和监管方式上的新探索。”镇舟镇纪委委员介绍到。
筠连县镇舟镇顺利村采用村民自治的施工方式和监督方式,让村级项目实施的主动权掌握在老百姓手上,让乡(镇)纪委和村级“两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监督合力,这是筠连县开展村级“两员”全程跟踪监督检查重点项目,推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的一个缩影。
据悉,筠连县开展村级“两员”全程跟踪监督检查重点项目专项行动,用好用活村级“两员”力量,靶向纠治村级重点项目问题易发多发难题,对项目立项、实施、验收、资金拨付等各环节开展“嵌入式”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共发现问题67个,立案11件,处理处分11人。
“现在由村级自身全权负责实施的‘小微工程’项目数量越来越多,通过统筹村级‘两员’力量,吹响群众‘家门口’的监督哨,既降低了廉政风险,又锻炼了‘两员’的履职能力,这样既能保证工程质量,也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小工程’里的‘微腐败’,不断提升基层监督质效。”筠连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