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4日电 (吴平华)24日,由青羊区直机关工委、青羊区文体旅局联合主办,青羊区文物管理所承办“青Young行”机关青年研学活动在摩诃池公园拉开帷幕。

逛公园、读城市,触摸历史……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50名青羊区机关青年代表开始研学之旅。
在成都,摩诃池一直是一个传奇的存在,它被誉为唐代成都的“中央公园”,摩诃池在存世的1300多年时间里美名远播。去年7月,成都重现摩诃池胜景重现,让成都时隔千年后,再度拥有了自己的城市“中央公园”。
在活动中,大家跟着工作人员来到摩诃池湖区,公园湖面碧波荡漾,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湖边的翠柳,一幅优美的画卷在眼前展开。
“其实这里还是蜀王府基址和宝川局发掘地。”青羊区文馆所工作人员指着湖区介绍道,2022年,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为配合摩诃池公园建设,对项目用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在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中路西侧,西御河沿街以南,成都市实验小学以北的原成都市二十四中地块发现了清代铸钱遗迹,也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区域,考古学家结合出土实物及清代光绪年间地图,判断此处为清代铸钱机构——宝川局,故遗址被命名为“宝川局遗址”。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该遗址发掘出土、遗址保护、遗址保护的过程。
每一处遗址公园,皆为一个地方的文化标识和历史记忆,引领着人们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遗址古迹作为最直观、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化遗产类别,不仅是古代先民不断劳动创造和改造自然的重要遗迹,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随后大家来到东华门考古遗址公园,成都市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雪芬为大家讲述东华门考古遗址的历史人文。
张雪芬介绍,并不是所有遗址都能变成公园,东华门遗址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东华门遗址发掘面积约49000平方米,分体育场内外两个部分,共发现了自秦汉三国、隋唐五代至宋元明清2000余年、21个朝代的文化遗存,而且这里也在市中心,不仅能展示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还增加了互动的内容。
青年代表们跟着张雪芬了解考古中发现的水井、道路、河道、建筑、沟渠等遗迹,看到了文明和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孕育、萌芽和生长。
“以前只在资料上看到东华门遗址公园,今天,通过深入了解,才知道这里是成都文化的根与魂的所在区域,摩诃池一期项目和东华门遗址作为天府文化公园核心区重要项目之一,承载着天府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同时这个片区也是成都市‘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之一,既立足成都千年历史积淀的深厚底蕴,又引领着中心城区能级跃升。接下来,将把今天的所学所感用在实际的工作中,为成都建设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贡献青年力量。”青年代表们就文物保护利用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话题进行了分享和互动交流,在分享中获得启发,在讨论中形成共识,为青羊区的文物保护事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据悉,下一步,青羊区直机关工委和青羊区文体旅局将继续围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等主题,持续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文物保护事业的意识,助力“人文青羊·航空新城”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