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0日电 (吴平华 李明春)“关于违规发放津补贴的问题,要按照资金要清退、事情要解决、人员要处理、机制要建立的要求,切实提升整改质效……”近日,宜宾市筠连县纪委监委会同筠连县委组织部、筠连县委巡察办、筠连县委巡察组以及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对十四届县委第四轮巡察6个被巡察党组织集中整改期整改情况报告进行集中会审,会审单位分阶段对6个被巡察党组织共提出了274条修改意见和建议。

巡察整改成果要真正落到实处,关键看整改,重点在监督。今年来,筠连县积极探索建立纪委监委、组织部、巡察办、巡察组和派驻纪检监察组“五方会审”机制,采取“一对一审核、面对面反馈”形式,集中审、当面议、商定改,对被巡察党组织整改方案、整改情况报告等进行会审把关,不断优化巡察整改流程,减轻被巡察党组织负担,切实将监督贯穿于巡察整改全过程。
“以前我们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报告制定出来后,要逐一向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巡察机构等部门送审,部门多、人难找,等审核下来,往往要半个月左右,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耗在了送审上。现在,通过实行会审,半天就能完成审核,让我们有了更多时间动真碰硬抓整改,为我们高质量完成整改赢得了先机。”参加巡察整改报告集中会审后,高坪苗族乡党委副书记尹华英说。
据了解,“五方会审”机制除了缩短审核周期,“面对面”地交流还能够让被巡察党组织清晰知道哪些整改措施不够具体、重难点问题应如何整改,通过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对疑难复杂问题一起进行分析、讨论和研判,使整改措施更具操作性,从而减少盲目性和错误性,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达到真整改的目标。
“‘五方会审’不仅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筠连县加强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实施办法》的积极探索,也是各监督主体紧密配合、凝聚监督合力的有效举措,还是为基层减负融入巡察工作的一次生动实践。”筠连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筠连县将继续探索巡察整改监督新举措,引领巡察整改进一步走深走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