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6日电 (刘彦岚)“我们乡上的集体经济,我做了30天发了3000多元,现在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可以赚钱了。”壤塘县尕多乡尕多村村民俄曲高兴地说道,5月14日,在尕多乡举行2024年玫瑰红景天种植基地第二季度村民工资发放仪式上,务工村民正依次领取工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数着手上刚拿到的分红。

工资发放现场,尕多乡党委政府及玫瑰红景天种植基地等工作人员早早就把桌椅搬到基地院坝,等待前来领取工资的农牧民群众。相关人员对工资进行发放,点名后群众进行确认务工天数、签字按手印、再领取工资,一切都有条不紊。

“我们村现在不仅有产业了,还发展的红红火火,每个人都可以拿到分红,群众积极性也高了。”村支部书记头多看着眼前的分红场景笑呵呵地说。据了解,尕多村2023年引进玫瑰红景天种植项目,承包土地共94亩,项目实施以来,基地共支付村民土地流转费7.1万元,发放务工工资10.6万元,带动当地农牧民务工1000人次以上,人均增收3000余元,真正实现群众家门口务工,家门口挣钱。
红景天种植基地只是尕多乡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尕多乡围绕“农牧立县、文旅兴县、能源富县”发展战略,突出土地优势,立足资源禀赋,始终把高原农牧业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采取“政府采购+村集体+牧户”的联农带农模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产业有发展、民众得实惠,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