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4日电 近年来,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街道利用辖区高校学生资源,与高校形成良好互动,探索高校学生实践赋能基层治理新路径,在基层治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构建校地互动新平台。西航港街道联合辖区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4所高校与所辖16个社区共建“青年发展友好聚落”空间,通过开展“空港初相识”系列活动,汇集16支近5000名高校学生的青年聚落社群;推广64个空港特色文化消费场景,打造杨家祠堂“城市记忆微博物馆”“青瓦巷戏院”“陶艺江安”等鲜明文化标识,为高校师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服务。

创新志愿服务新模式。西航港街道促进高校资源优势向社区治理优势转化,通过引导16个社区与西南民族大学的16个学院签订共建协议,动员近500名高校学生深入小区院落开展红色宣讲、“致敬劳动者”、全民阅读、科普航模等志愿服务活动13场,收集停车、出行、环境、文化建设等方面居民诉求8条,聚力打造青年志愿服务品牌。

建立人才共育新机制。西航港街道推动党建共建与社治共治深度融合,打造高校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基地—“社创中心”2个,实现就业720人次;选派16名优秀学生挂职担任社区团委书记,开展“书记面对面”“清风淳志愿”“社保你我他”“小网格大治理”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实践锻炼;建立校地双方评价机制,将学生社会实践表现和志愿服务时长作为参评依据,构筑校地协同育人“共同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