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2日电 (林忠伟)近日,在绵阳市梓潼县黎雅小学附属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春季种下的海椒已进入成熟季节。幼儿园老师分批带领小朋友走进基地内,引导孩子们正确采摘海椒,同时教他们认识蔬菜和杂草。

据悉,为了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积极劳动,梓潼县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区域统筹”的原则,因地制宜抓实抓牢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并坚持将劳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强化劳动教育实践。
目前,黎雅小学附属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内,种植有海椒、黄瓜、小葱、豇豆等蔬菜。据介绍,平常利用劳动课时间,老师带领幼儿一同种植。在培养幼儿劳动习惯的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乐趣。“我们通过建立教育实践基地,让小朋友们参与种植、养殖等活动,体验农耕生活,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黎雅小学附属幼儿园副园长吴东梅说。
在观义小学蚕桑劳动实践基地,小朋友们在老师指导下,为桑树松土、浇水。梓潼县自古有“五谷皆宜之乡,林蚕丰茂之里”的美称,发展蚕桑产业有上千年的历史。观义镇建有梓潼最大的蚕桑基地,观义小学根植观义镇的蚕桑支柱产业,结合学校实际,建立蚕桑劳动实践基地,着力打造蚕桑特色校园文化体系。

梓潼县坚持政府统筹,安排相应田地、山林等,作为学校相对稳定的学农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充分利用县域内的农田、果园、林场等,加强学校与农业企业合作,开设劳动实践的课程。积极引进专业人员加强劳动教育指导,实实在在将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学校则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载体,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三个方面出发,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强调劳动不分贵贱,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特别是注重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黎雅小学校长谢艳说。
此外,除了农事劳作课程,梓潼县还相继开设劳动创意课程下的探秘土壤、小小农博士、养殖小动物、认识农耕农具、蔬菜种植小课堂等课程,让逐渐远去的“农事知识”重新回归到孩子们的课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