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青少年大思政阅读实践研讨会在蓉举行
2024年06月18日 11:1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8日电 (记者 贺劭清)17日下午,“读中国,看世界——青少年大思政阅读实践研讨会”在成都市学习强国主题街区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四川省社会教育发展促进会青少年思政实践专委会主办。近三十位专家学者、校长名师、教育工作者出席现场,数十名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成员在线上参会。

17日下午,“读中国,看世界——青少年大思政阅读实践研讨会”在成都市学习强国主题街区成功举行。(四川省社会教育发展促进会青少年思政实践专委会供图)
17日下午,“读中国,看世界——青少年大思政阅读实践研讨会”在成都市学习强国主题街区成功举行。(四川省社会教育发展促进会青少年思政实践专委会供图)

  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长李宏向活动致辞。他表示,“读中国,看世界”是一个宏大的时代命题,当今的中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帮助他们了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尤为重要。

17日下午,“读中国,看世界——青少年大思政阅读实践研讨会”在成都市学习强国主题街区成功举行。(四川省社会教育发展促进会青少年思政实践专委会供图)
17日下午,“读中国,看世界——青少年大思政阅读实践研讨会”在成都市学习强国主题街区成功举行。(四川省社会教育发展促进会青少年思政实践专委会供图)

  清华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蕉在发言中以“想清楚”“写清楚”“讲清楚”为脉络,讲解了青少年思政教育为何重要。她认为,没有了解国家战略,学习就会变得书本化、片面化,以《读中国·看世界》为例,该书以问题导入,以故事衔接,以知识点巩固,以国家战略为支撑,最后以自主探索收尾,从而让青少年在“两个大局”中发现中国发展的未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秘书长陈驰在讲话中表示,书中有精神、书中有力量、书中有希望、书中有道理、书中有知识,以阅读育人创新思政教育,充分调动青少年学生阅读热情,引导青少年在读书中享受乐趣、感悟人生、获得成长。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热情的人点燃他人的热情,马列人、思政人应随时充满热情,激发每一个孩子的活力,点亮每一个孩子的人生,让每个孩子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所长卢志的分享从深化全民阅读出发,主张引导青少年在阅读中启迪心灵,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开展“读中国,看世界——青少年大思政阅读实践研讨会”是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是探索思政教育新局面的有力尝试。

  研讨会上,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四川省社促会青少年思政实践专委会向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蓉城经营中心授牌“四川省大中小学青少年思政阅读实践创新基地”。

  圆桌对话上,成都市草堂小学西区分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付锦以本校为例,讲述学校实施立体赋能思政课的经验。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四川省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王琼将青少年教育与文化传承相融合,呼吁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莎以“感动”“感谢”“感受”为主题,分享了思政课建设、培养什么人、怎么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等方面的心得。新华文轩教育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孙华明从出版发行环节出发,表示将向学校和孩子推荐更多更好的图书,携手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座谈中,现场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校领导纷纷发言,畅谈了自身对青少年大思政阅读实践的思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