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7日电(吴平华)本是高高兴兴地升级会员想要享受旅游,没想到居然等来了旅游公司倒闭的消息。受害消费者于2024年4月分别向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法院申请对四川某旅行社进行强制执行。据悉,此次案件涉及受害消费者62名,案件的总立案标的额超过36万元。
立案后,案件承办人仔细地调查了被执行公司的详细财产情况,发现该旅行公司旗下没有任何可执行的财产,案件一度陷入僵局。考虑到这一系列案件涉及众多旅游者合法权益,执行法官决定从我国关于管理旅行社相关的法律规定入手,抓住财产线索的蛛丝马迹,找到执行的“突破口”。
在研究后,案件承办人发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旅行社条例》等的相关规定,该旅行公司作为旅行社应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银行开设保证金专用账户存储旅游质量保证金。案件承办人现场走访了青羊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通过登记的信息了解到该旅行公司的保证金缴纳情况及保证金存放专门账户。得到了这一有用的线索,案件承办人马不停蹄赶往开户银行。
银行工作人员面对扣划保证金协助执行要求,心中充满疑问,此前很少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此,案件承办人主动出示该系列案件的执行依据即认定旅行社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民事判决书,对依法扣划保证金事宜耐心沟通、释法明理。耗时5小时,从四川某旅行社有限公司的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账户中成功扣划365575.44元。
“没能想到执行效率能这么快,从立案到执行结束仅仅用了13天!”一位刚刚兑付案款的申请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激动地为执行干警的高效执行“点赞”。兑付结束,面对申请人的感谢,案件承办人朴素地说道这是该做的。执行工作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执行干警全身心投入到一件又一件执行案件的办理中,用一步一个脚印兑现申请执行人的权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