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洪雅无人机助力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工作
2024年07月11日 21:4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1日(刘忠俊 蒲训训 陈金梁)7月11日,眉山洪雅县大熊猫国家公园团宝山管护站,巡护员赵海军等人操控长航时无人机开展巡护工作,无人机高清摄像头及红外传感器数据实时传输至电脑,片区内森林、建筑等一目了然。

长航时无人机巡护工作现场。洪雅融媒供图
长航时无人机巡护工作现场。洪雅融媒供图

  据了解,洪雅县森林面积达200余万亩,其境内物种丰富、种群繁多、生态系统完整。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位于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区域,面积512平方公里,是全国划定的50个重要生态功能区之一、四川省划定的1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区域内广袤的原始森林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条件。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统计,瓦屋山区域现有野生大熊猫13只。

  2022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数字林草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一期)投入运行,该系统通过安装红外相机初步实现实时监测、在线传输。但面对复杂的巡护工作,地面红外相机检测难以满足巡护需求,巡护很大程度上还需要靠人力。“徒步巡护要走10多公里,身上携带的装备都有约40斤,途中还常遇到暴雨、滑坡等危险。”大熊猫国家公园金花桥管护站巡护员喻亚平称,传统巡护方式受限于人力,显得力不从心。

  2023年,为突破巡护工作时空限制,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引入长航时无人机,利用无人机的高空优势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长航时无人机搭载有高清摄像系统和红外线传感器,续航时间约6小时,最大飞行高度约7500米,单次巡护可覆盖数百平方公里面积。”巡护员赵海军称,相比人力巡护及地面监测系统,无人机不仅能克服地形障碍,还能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特别是夜间或低光环境下,其红外线夜视功能能及时捕捉和报告非法活动迹象、野生动物异常行为,甚至是自然灾害。

长航时无人机巡航现场。洪雅融媒供图
长航时无人机巡航现场。洪雅融媒供图

  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科教保护部副部长饶斌表示,洪雅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重大。无人机加入巡护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科研和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此外,无人机还能为野生动物研究提供丰富素材,有助于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大熊猫和其他珍稀物种的生活习性和种群动态。同时,还能预防和快速响应森林火灾、非法入侵等威胁。

  近年来,洪雅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编制出台系列文件,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高水平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高质量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向前发展,不断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和发展再上新台阶。(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