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助力新质生产力打造 成都高新链起企业“朋友圈”
2024年07月22日 21:1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2日电 20天内,成都高新区两家药企频频“牵手”。瞄准核药与生物药组合诊疗方向,成都云克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克药业)和成都西岭源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岭源药业)走到了一起。两家药企的跨界合作,是成都高新区推动企业协同创新的一个缩影。

  成都高新区科创局聚焦协同创新,打造企业间创新“朋友圈”,促成科技企业间、科技企业与科研院所间链接合作,在产学研融合加速、产业领域跨界合作等8个方面形成了30余项阶段性服务成果。

  眼下,成都高新区正在聚焦协同创新,大力推动区域内企业间、企业与科研院所间的深度合作,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加快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多个创新主体牵手

  链起企业间“朋友圈”

  云克药业是一家拥有32年历史的核药企业,前身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成都同位素应用研究所。西岭源药业是一家中美合资企业,2016年由海归科学家创建,致力于创新偶联生物药开发。

  基于核药与生物药交叉融合创新的行业趋势,以及两家企业的现状情况,成都高新区科创局分别向两家企业传达了跨界合作、协同创新的提议,并促成双方开展线上沟通,初步探讨出研发合作、药物申报及国际化、企业创新联合体等7条合作方向。

  7月8日,在天府国际生物城云克药业核药产业基地办公室,云克药业总经理邓启民与西岭源药业联合创始人谢德建等人见面洽谈,最终确定了短期仿制药——中期核药改进药——长期差异化创新药的合作进程。

  云克药业与西岭源药业跨界合作只是推动企业协同创新的成果之一,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涌现出更多科技企业的“牵手”。

  截至目前,已定向走访调研40余家高成长科技企业,促成了菲斯特与大连理工大学、宜泊科技与北理工创新装备研究院、考拉悠然与卡诺普、理想境界与广电运通等各类主体的对接,取得了30余项阶段性成果。

  从精准识别到深度撮合

  加速协同创新

  众多企业、科研院所素不相识,如何撮合他们结成“朋友圈”协同创新?成都高新区科创局采取产业研究全面梳理、数字工具精准筛选、企业调研深入了解、服务活动多方链接的“四步走”策略,逐步探索区内企业协同创新之路。

  截至2023年,成都高新区企业总数超22万户,如何从海量企业中精准识别企业,推动协同创新?成都高新区科创局聚焦区内重点产业链,运用“金熊猫”科技企业创新积分系统和科技企业领先技术数字化发现培育平台等数字化工具,精准识别出拟深入调研的“宝藏企业”。

  成都高新区创新打造“金熊猫”科技企业创新积分系统,通过由38个评价指标搭建的模型,形成对科技企业的精准画像,并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创新积分制工作先进单位。科技企业领先技术数字化发现培育平台则从领先技术和产品入手,利用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手段,基于多维信息构建量化评价模型,识别领先技术和产品。

  通过深入企业内部,与企业管理层及一线员工展开深度访谈,细致考察企业的技术与产品,深入了解企业当前发展阶段的各种问题与诉求,为企业绘制涵盖技术创新、供应链优化、市场拓展、融资意向和政策期待等多方面的画像,为后续的精准撮合提供详实的一手资料。

  绘制企业画像后,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各创新主体,通过技术创新对接会、线上意向对接会、线下闭门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对接活动,精准为被调研企业寻找链上的“隐形好朋友”,链起企业“朋友圈”。

  截至2023年,成都高新区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781家,占全省逾四分之一,全市逾三分之一;种子期雏鹰企业1614家;区瞪羚企业1258家;省瞪羚企业133家;(潜在)独角兽企业40家,在中西部领先。这些科技型企业广泛分布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多个前沿产业领域,体现了产业生态的多元与活力,为成都高新区形成一批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提供了坚实支撑。(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