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30日电 7月夏夜的傍晚,贾远亮关闭电源、拉下店铺门闸,接着清点装备、开车前往目的地。不到一个小时,他已经拉开幕布、摆好音箱……这一套准备工作行云流水。

贾远亮是绵阳市梓潼县人,有着便利店老板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的双重身份。
在整齐放好一排排凳子后,贾远亮点开一首耳熟能详的老歌,扯开嗓子喊一句:“看电影啰!”此时太阳还未落山,幕布上的画面还有些模糊,附近的村民已经兴高采烈地循着音乐从四面八方而来。
这样的情景,已伴随了贾远亮13年。
“我的父亲是一名电影放映员,我从小就喜欢跟随他到各个村庄去放电影。”贾远亮回忆道:“那时,农村生活还很简单,人们对电影的渴望十分强烈,只要知道哪个村要放电影,无论多远,一家老小都会全员出动。”
“每次和父亲放映完电影回家后,我都兴奋不已,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人。”说起对电影的喜爱,贾远亮乐呵呵地笑着。
26岁那年,贾远亮听闻县城电影队要增补电影放映员,他前去应聘,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电影放映员,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量大、场次多,贾远亮负责梓潼县29个不同村镇的电影放映工作,按照每个村镇每年12场的要求,全年至少放映348场,不论远近,没有假期,“深更半夜回家”也是稀松平常的事。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迅速普及,观看露天电影的人越来越少,许多电影放映员另谋出路,原来规模庞大的放映队只剩下12人,但贾远亮的热情依旧不减,他说:“为村民放电影是我最大的快乐,只要还有一个观众,我就不会放弃。”
贾远亮在精神上富足,可物质上时常捉襟见肘。毕竟,放映员待遇微薄,很难支撑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
为了贴补家用,2010年,他和妻子拿出所有积蓄,盘下了一家便利店。就这样,他们白天忙经营,晚上放电影,希望能在增加家庭收入的同时,也能守护梦想。
兼顾店老板和放映员的双重身份并不轻松,贾远亮的便利店又延续着“保守”的经营模式,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发现他的窘境后,梓潼县烟草公司客户经理主动和他沟通,推荐他升级现代终端,让店铺焕然一新。
果然,升级后的店铺形象靓丽、商品种类丰富,加上小两口服务热情、管理模式先进,贾远亮的生意慢慢好了起来。
“老店换新颜,如果不搞现代终端,生意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看着老婆孩子过得越来越好,我也能继续放电影了。”小店的逆袭,让贾远亮减轻了生活负担,有资格继续自己的梦想。
从那以后,白天忙生意,晚上放电影就成了贾远亮的生活标配。
后来,经客户经理“牵线搭桥”,梓潼县烟草公司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跟贾远亮开启了“党建+公益电影”活动,给贾远亮增加了不少帮手。
某天放映完《我和我的家乡》后,在场观众眼含热泪,久久不愿离席,一位老人说:“我觉得我们村和电影里的也差不多,道路宽敞、生活富足,我就在这享天伦之乐咯……”
每次预告要放动画电影时,村里的孩子总会提前守候,叽叽喳喳地围在贾远亮身边:“贾叔叔,能不能再放一次《哪吒》?我还想再看一遍,我想成为哪吒那样厉害的人!”
这些看似平凡但触动人心的场景,是贾远亮坚持公益电影放映数十年时的重要支撑。
每一场放映,不仅是电影的开始,也是贾远亮触及梦想的时刻,更是为乡村文化振兴付出的绵薄之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