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桐子路-创启路项目实现双洞贯通
2024年08月07日 10:2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7日电 近日,随着HRC-4000顶管机刀盘缓缓转动,机头破壁而出,由成都天投集团组织实施的兴隆241路(桐子路-创启路)项目实现双洞贯通,标志着项目建设突破新阶段。

成都桐子路-创启路项目实现双洞贯通。成都天投供图
成都桐子路-创启路项目实现双洞贯通。成都天投供图

  兴隆241路(桐子路-创启路)项目位于天府新区永兴街道,起于桐子路,止于创启路,全长1535米、宽30米,设计时速40公里,双向四车道,为城市次干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排水管网、路灯、交通、绿化景观和综合管廊工程等。本次实施的综合管廊(穿越科学城中路段)顶管工程全长105米(单舱),为双舱布置,是国内最大的直径顶管。项目建成后,将满足高铁片区用电、用水及通信需求,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有力推动区域高质量持久发展。

  项目道路设计秉承建设“生态畅行街道”理念,以密实隔离林带及快速通行道路塑造街道空间,植入商业活力点及生态景观场地,打造具有弹性的一体化高品质街区。值得一提的是,在与科学城中路的道路节点,为确保科学城中路运输通畅,尽量避免对现状道路及地下各类管线的影响,避免“马路拉链”现象的产生,项目采用了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工艺,能有效保持挖掘面的稳定,极大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风险,提高施工效率;该工艺使用的是目前国内最大断面的圆形顶管,管内径达4米、外径达4.8米、重达37余吨。同时,项目同步运用超深井双舱机械顶管技术,该技术使用的顶管主机重达140余吨,最大顶进速度可达200毫米/分钟,每日能掘进15~20米,能有效降低工程造价10%、缩短工程工期30%以上。

  项目综合管廊下穿经过的科学城中路是成都市重要的大件运输要道,道路上各类管线密,紧邻大型施工场地,施工环境复杂、技术难度大。为确保工程安全,在顶管掘进中,集团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利用“PCL(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集中控制”智能化监控系统开展24小时检测,严密监控地表沉降数据和顶管机的掘进姿态,对刀盘转速、机头纠偏、舱内压力(泥水平衡)和油缸推力大小等4项指标进行全方位监测,实现了项目地表“零沉降”、管位“零偏差”。

  为确保项目高效推进,集团成立建设专班小组,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和安全,层层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人,通过开展“三检制”(实测实量、工程首检、质量巡查),对施工工艺、施工试验、技术方案进行实时管控;严格落实质量安全隐患每日巡查机制、24小时整改制度,形成问题隐患销项清单6项,并全部整改完成,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合理配置“人、材、机”,高峰期日均投入一线工人50余人、大型机械10余台,高效同步施工,最终实现双舱顶管提前20天顺利贯通,并计划于2025年8月完成道路建设。(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