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大附院新生儿科主任肖强: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
2024年08月18日 10:2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8日电 (袁牟知博 安源)“每一个孩子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所以我也感到责任重大。”近日,四川省成都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成大附院”)新生儿科主任肖强在接受专访时如是说道。

  2001年,医学院毕业后的肖强来到成大附院新生儿科工作。23年间,肖强的日常工作分两班倒,每天都会在新生儿监护室待上10个小时左右。回望这一路,肖强感慨:“看到小朋友康复出院,回访时知道他们在健康成长,再多辛苦、疲惫都值了。”

  2016年11月26日凌晨,一位早产儿因为窒息需要插管抢救,为了操作方便,肖强跪在冰冷的地砖上,为婴儿气管打入药物。直至半小时后,看到婴儿的情况稍有好转,肖强才起身把婴儿送入暖箱,为她上了呼吸机。肖强回忆,当时同事在旁边顺手拍下照片,发到朋友圈中,随后引起了转发、报道。对于“跪地”这一动作,他说:“这就是日常工作中我们会采取的一些动作,没什么特别的,只要方便患者就好。”

  “跪地医生”的事迹被广泛传播后,2017年,肖强奔赴8·8九寨沟地震灾区前线,化身“医疗救援突击手”。他俯下身子为患者诊治的镜头再次被播出、报道,引发关注和点赞。回忆当时的情况,肖强直言:“一直在处理伤者,没有考虑其他问题。”

四川省成都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主任肖强在病房查房带教。成大附院供图
四川省成都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主任肖强在病房查房带教。成大附院供图

  在肖强看来,由于新生儿科是监护病房,大部分的新生儿需要隔离治疗,家属平时不能随时陪护,只能在探视时间探视,因此,与家属之间的医患关系建立就尤为重要。肖强回忆,他建立医患关系的“秘诀”是受进修时期的一位老师启发,“他教会我,在病人家属对病情充满信心的时候,医生要适当地给他降降温,在家属对病情失望的时候,医生要给他一束希望的光。”

  成为父亲后,肖强更能设身处地理解新生儿家属的心情。“面对新生儿,医生就一定要尽可能动作轻柔、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其次就是把自己当作婴儿的‘父母’,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理解婴儿家属,康复出院后我们也要回访。”肖强总是这样要求自己,他认为,坚守这些原则能减缓新生儿治疗过程中的不适,也能缓解家属初为人父母时不安、焦虑的内心。

  在肖强看来,一个合格的新生儿科医生,是由一颗有温度的心、丰富的理论知识、保持上进的职业态度所组成的。肖强的上进正推动着他思考下一步的职业方向,“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和妇幼保健水平的提升,高危新生儿会越来越少。”肖强认为,这意味着人口质量的提高,也提醒着他和团队不仅要精进新生儿疾病诊治技术,下一步也要对新生儿日常护理、未来健康发展投入更多关注。(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