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顺庆市监:夯实“八大行动” 建设高质量顺庆
2024年08月23日 11:0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3日电 (张艾佳)近日,顺庆区市场监管局主动作为,拿出“敢破敢立、敢为人先”的勇气,制定“八大行动”具体实施方案,着力打造便利市场准入“洼地”、人民群众满意“福地”、质量提升发展“高地”。

  多措助力市场主体“量质齐升”

  目前,顺庆区经营主体85711户,其中企业25793户,个体59918户。经营主体发展呈“结构改善、企业增速高”的态势。为此,区市监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助力营商环境再提升。

  “原本以为会很麻烦,没想到在市监所大厅,这么快就办好了所有手续。”刚刚办理完餐饮店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的创业者王先生对着窗口工作人员热情高效的办事态度竖起了大拇指。

  王先生表示,工作人员不仅一次性告知所办事项需要的全部材料,还对他提交的材料进行耐心指导修改,服务真的很暖心,王先生对他未来的创业之路充满信心。

  以前开办餐饮店要先取得营业执照,再提交申请资料,通过现场核查后,才能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现在只需在市场监管所办证窗口,通过“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就能一次性办好开店所需的证照,真正实现了“准入”与“准营”的无缝衔接。

  “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只是区市监局认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缩影之一。

  近年来,顺庆区市监局还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便民、助企、惠商工作举措,搭建市场主体准入、退出“双向快车道”,让经营主体准入更高效、退出更顺畅、办事更舒心、就近更便捷。

  营造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守护城市“烟火气”

  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顺庆区不断拓展夜间消费场景,各种特色小吃、潮流单品集中亮相,逛街购物、品尝美食、酒吧娱乐等多种消费形式应有尽有,点亮了夜间经济的“灯火”。

  西河印象、西巷、1227的“夜市”等商圈更是成为了“吃货们”的“餐饮圣地”。如何有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擦亮“放心消费在顺庆”名片,成为市监工作的重中之重。

  “‘红黑榜’把好的商家都列出来了,吃饭再也不用担心‘踩雷’了。”近日,西巷商业街发布了放心舒心商家获奖名单,居民纷纷关注。

  “‘红榜示范,黑榜鞭策’,通过食品安全监管与信用建设相结合,以餐饮业正反面舆论宣传促行业规范、发展、提升,既整治了餐饮服务业不规范经营现象,也提升了食品安全质量保障。”顺庆区市监局局长任宇平介绍,“红榜”不是“终身”制,若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前期被列入红榜的餐饮单位达不到红榜标准,会将其撤下红榜,并向社会公布,以此倒逼餐饮单位积极主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让广大市民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今年以来,顺庆区市监局积极争创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打造“沿嘉陵江放心舒心消费带”,结合顺庆地域特点,创建西河印象-西巷-红光路示范带和环形商场放心舒心示范区,打造城市消费新地标,培育发展50个标准化、规范化门店和景区。

  据悉,2025年底,将实现在全区培育40家“沿江放心舒心消费门店(景区)”,发展线下7日无理由退货单位8家,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点)3个。2024年建成全区规范化药店400家,2026年完成所有药店规范化建设。

  聚力打造质量提升“发展高地”。

  “太感谢了,你们送来的公司专利导航报告为我们在专利的开发布局指明了方向,非常感谢为我们提供周到及时的服务。”近日,在南充新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握着顺庆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的手连连道谢,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知识产权服务走进南充新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顺庆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知识产权服务走进南充新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顺庆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工作人员对经营主体开展实地走访,及时了解经营主体的需求,有针对性的给予政策性解惑并进一步疏通了制约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顺庆发生。

  今年以来,为摸清顺庆区民营工业企业发展困境,推动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区市场监管局根据职能职责,出台了10条措施,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开展了“市监干部进企业提质纾困促发展”活动,集中上门“问需求、送服务”,采取建群答疑、上门对接、座谈交流等方式,重点聚焦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带着诚意“问需求”,对着清单“送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

  “我们将全面开展质量强化行动,引导中科九微等争创质量强省建设领军企业。建立领军企业梯队培育清单,强化对重点企业指导,冲击中国质量奖、天府质量奖。奋力推进临江新区检验检测产业园建设。深入实施知识产权赋能工程,助力高新园区和农业园区知识产权发展,在环形商场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站,推进蜀妙商标品牌运用和渔溪萝卜品牌创建。”任宇平表示,该局将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扎实开展新型工业化攻坚突破、农业特色优质发展、文旅产业升级赋能、商贸提质增效、营商环境优化争先、民生福祉持续增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攻坚、干部队伍培优建强等“八大行动”,在抓住重点、破解难点、形成亮点上下功夫,真正把问题找准查实,把根源剖深析透,坚决做到对症施策、真改实改,为顺庆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