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建设河湖“智慧大脑” 游仙治水“心中有数”
2024年08月23日 16:5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3日电 (李洋 叶南君)为进一步推进水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绵阳市游仙区搭建数字化治水平台,打造水务智慧大脑,以科技之力为辖区治水工作赋能。

游仙区前进水库一侧。 游仙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游仙区前进水库一侧。 游仙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游仙区前进水库旁,水库巡护员在打开手机上的专用APP拍照传回了水库现场照片后,便按照水库巡管规定路线在水库水位监测点、AI视频监控、溢洪沟等重点位置进行巡检,并将当日数据与照片通过手机及时上传到游仙区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系统。

  “前进水库当前水位497.99米,一切正常,今日应巡点位14个,实巡点位14个。”实时实地,现场采集,数据上传成功后,巡护员完成当日巡护工作。

  据了解,游仙区共一百余名水库巡护员,他们巡检上传的各水库一线数据资料每天都会汇总到绵阳市游仙区水库管理服务站,服务站的信息工程师会据此形成每天的情况分析报告。

  “通过每天传来的实时数据,游仙区构建起一套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系统,全区涉及标准化管理服务的94座水库的各种数据每天都可以在系统中随时查看,我们现在能对各个水库各项数据做到‘心中有数’,为相关的智慧管理提供基本的数据支撑。”游仙区水库管理服务站信息工程师谢鑫说,如果是非当日现场采集的数据,上传过程中系统会自动驳回,不予认理,充分确保了数据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据介绍,游仙区通过建立2支巡查、养护队伍,建设1个水利工程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形成1套水库巡查、水库维护养护、防汛值班专项制度的“211服务模式”,使水库巡查养护工作效率提升80%以上。当前,配合水库雨水情监测系统、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和无人机机动巡查机制,游仙区的水库智慧管理系统已初步搭建完成。

  除了水库,辖区内的河流也是实施智慧管理的重要对象。走进游仙区渔人码头的芙蓉溪智慧中心,技术员正通过数字平台实时监测芙蓉溪全流域的水情信息。

  “依托卫星遥感成像技术,我们对芙蓉溪流域河网面积、植被覆盖面积、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了如指掌,流域内各水文站的实时数据也可随时进行调阅。”游仙区水利局河长办工作人员左鸿元说。

芙蓉溪数字流域平台。 游仙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芙蓉溪数字流域平台。 游仙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打开芙蓉溪智慧中心的数字平台,河流上各监测点的水位、水质、流速等相关数据也清晰可辨。

  “我们这套系统还包括其他的一些信息,比如包括雨情、云团等信息。如今,依托该系统,可以对芙蓉溪流域数据进行分析、研判,最高可以推算出未来7天整个流域的水位变化情况。”左鸿元说,“在旱季水量不足的时候,我们这个系统也可精确计算出芙蓉溪需引入多少水才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态流量。”

  据介绍,游仙区江河水系众多,除了人工巡检,全区还利用无人机巡飞回传画面,随时随地查看辖区内有无水面垃圾、违规捕捞等情况。当前,芙蓉溪流域共新配置了水质监测站5处、流量监测站4处、视频监控18处,连接25座水库雨水情测报系统数据信息,河道、水库监测设备总量达到了111个。

  游仙区武引管理中心主任陈枫介绍:“自2023年4月芙蓉溪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幸福河湖建设试点河流以来,水务部门不断采用科技手段提升治理水平,依托更全面的监测数据,对芙蓉溪整个流域的信息有了更全面、更精准的了解,有助于推动排涝防洪预警、水资源调度,以及河长制长效管护等工作开展,及时消除隐患规避风险,实现江河保护治理能效全面提升。”(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