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4日电 (万家利)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软实力的体现,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近年来,顺庆区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重要着力点,加强对营商环境的监督,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严肃问责,切实提升“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助推全区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净化纯化,护航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化“一窗受理” 帮助群众“办成事”
目前,顺庆区经营主体85711户,其中企业25793户,个体59918户,经营主体发展呈“结构改善、企业增速高”的态势。为此,顺庆区市监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助力营商环境再提升。
“原本以为会很麻烦,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所有手续。”在中城市场监督管理所,刚刚办完餐饮店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的创业者王先生说。王先生表示,工作人员一次性告知他所办事项需要的全部材料,还对他提交的材料进行耐心指导修改,服务真的很暖心,让他对创业之路充满信心。
以前开办餐饮店要先取得营业执照,再提交申请资料,通过现场核查后,才能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现在只需在市场监管所办证窗口,通过“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就能一次性办好所需证照,真正实现了“准入”与“准营”的无缝衔接。
“零容忍”治顽疾 给干部上紧“发条”
“现在开庭。”日前,随着庄严的法槌敲响,顺庆区人民法院正式对某村干部易某某涉嫌违法案开庭审判。
为做深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顺庆区纪委监委组织区级部门、乡镇(街道)党员干部旁听庭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警示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发挥案件查办震慑作用,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
从宣读公诉书到法庭调查,再到举证质证、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庭审现场清晰还原了易某某一步步突破底线、跨越红线,走向犯罪深渊的过程。
“此次公开审判不仅是对易某某个人违法行为的惩处,更是对全区党员干部的一次深刻警示。”顺庆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警示教育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廉政教育,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全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2022年以来,顺庆区已发现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线索60余条,整改问题100多个;顺庆区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和延时服务窗口,解决“办不成事”问题58个、延时接件236件;科学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事项精减至221项,废止、修订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政策措施35条等。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顺庆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赵光学表示,将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护航行动,督促推动相关政策措施落实落地,真正让企业和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