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龙马潭:坐上公交车 菜农城里“赶场”忙
2024年09月12日 11:1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2日电 (汪静 刘健 陈沛遥)9月11日凌晨3点,只有月亮和星星挂在黑夜中,人们都还在熟睡,但泸州市龙马潭区金龙镇官渡社区菜农曾国英早已起床去采摘当日售卖的蔬菜。朝露打湿了叶片,曾国英穿上雨靴前往菜地,挑选长好的青菜,将多余的菜叶摘除、捆扎好,动作一气呵成,干净利落。

菜农们坐上“背篓专线”。 杨尚威 摄
菜农们坐上“背篓专线”。 杨尚威 摄

  4点,天依旧是黑的,但并不影响她前去卖菜。曾国英整理好要卖的蔬菜后,前往金龙镇官渡公交车站。5点过,天空中慢慢泛起了鱼肚白,橙色的霞光渐渐穿透云层,乡间的路也明亮了起来。菜农曾国英背着她的大背篓,抵达了公交车站。

  “车来了,车来了!”菜农们纷纷喊道。循着他们的声音望去,便看见亮着白色车灯的917路公交车从远处驶来。917路公交车是一辆专门运送菜农的“果蔬专线”,这辆公交车上的乘客除了菜农,还有菜农背篼里的菜和其它农产品。

  据公交车司机彭继才介绍:“为了让菜农们能够更早地到市场,泸州兴能公交公司把所有农村公交早班车都提前了10-15分钟,这个时间段这些线路的‘农村公交’被称为‘果蔬公交’。”“901路、902路、905路、907路……像这样的‘果蔬公交’专线,龙马潭有20余条线,主要就是帮助罗汉、特兴、石洞、胡市、金龙等街镇的菜农在早市就能到城里的菜市场。特别是在果蔬成熟的季节,公司根据村民需求,还会一早一晚加密班次。”

  说起公交车的“故事”,彭继才滔滔不绝。“我们这一路特产多,官渡、胡市、金龙的桂圆,西坛村和三教村的花椒,金龙的西瓜和翠冠梨等等。每个季节产什么,我们车上就是什么‘味道’。最近除了蔬菜就是桂圆,一个车上都是香香甜甜的桂圆味道。”

  7点到达红星街道红星村农贸市场,农贸市场中集结了来自各个地方的菜农。曾国英迅速挑好个摊位,拿出塑料薄膜铺在地上,将背篼中的蔬菜一一拿出并摆好,等待着顾客的到来。

  快到正午时,菜农曾国英背篼里的菜已经卖完了。

  “我们在红星街道设置了临时便民交易点,一方面方便菜农,让农产品自产自销;另一方面,也规范了市容秩序,同时助力地摊经济的发展和解决就业创业的问题。”龙马潭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容管理股股长聂正洪说,像这样的临时便民交易点,龙马潭区目前共有11个,可以为菜农们提供735个摊位,让菜农们从坐上公交车那一刻起,就有美好的期待,让装满蔬菜的背篼变为鼓满的荷包,让辛勤的劳作化为满意的笑容。(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