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4日电 近日,位于成都市大邑县的西岭镇飞水村,迎来了众多前来参观学习的群众。“他们为了解放山里,把命留在这儿了。我现在能做的就是牢记守墓嘱托、接过守墓责任,让更多的人铭记红军故事,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三代守墓人邱春明深情讲述着红军在大邑的战斗历程以及邱家三代人自发守护红军墓90年的感人故事。其话语掷地有声,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群众。

作为四川省革命老区县,大邑县是红岩英烈车耀先的故里,也是红军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为做好烈士褒扬纪念工作,大邑县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不断完善纪念设施建设,努力提升褒烈育人功能,营造了浓厚的尊军崇军氛围。2021年,横山岗红军战斗遗址被命名为成都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23年,西岭镇飞水村更是作为成都市唯一行政村纳入中组部、财政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
为进一步提升红色资源的利用价值,大邑县在保护更新的基础上,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修复遗迹遗址、提升改造红色林盘风貌等多个项目。现有红军墓、展览室、红军墓爱国主义教育广场、红军无名烈士纪念碑、红军浮雕、雪山讲堂等均得到改造提升,原址恢复了2座碉堡及作战指挥部,并在锅底凼战斗遗址位置打造了红军烈士纪念碑。同时,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也大力支持守墓人居住环境的改善,横山岗区域农户建筑风貌改造工作已顺利完成。
为弘扬军民鱼水情,大邑县巧妙结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岭山歌,培育组建了“西岭山歌唱红军”传唱队伍,编排了实景演出《西岭山歌唱红军》。截至目前,该实景山歌剧已演出近百场次,吸引了近万名群众观看,成为了当地传承红色精神的新名片。
大邑县在红色资源挖掘和利用上制定了宏伟目标,即打造具备全国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品牌。为此,该县实施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3个一”工程:编排一场实景演出、编撰一套史料读本、拍摄一部党员教育片,全方位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同时,该县还与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合作,开设红色讲解员培训班,通过举办宣讲比赛和红色讲解员大赛等方式,选树了51名红色讲解员,构建起高素质、多元化的红色讲解人才队伍。
展望未来,大邑县将继续通过红色教育基地的打造和红色资源的深度挖掘利用,将革命先辈的故事传颂下去,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弘扬红色文化,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我们将不断努力,让红色基因在大邑这片热土上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大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