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联想算力基础设施新品品鉴会在蓉举行
2024年09月19日 18:2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9日电 为支持成都数字经济的增长,积极助力蓉城构建算力产业,主题为“异构智算,稳定高效”的联想算力基础设施新品品鉴会日前在蓉城圆满闭幕,这也是联想算力基础设施2024夏季新品系列品鉴会的收官活动。

  本次活动中,成都本地算力基础设施用户、技术专家以及众多合作伙伴共同出席,共同探讨如何借助联想全栈AI战略与解决方案,推进政府与企业用户的智能化进程。会议详细介绍了本地政府和企业用户的成功应用案例,并展示了联想依据“一横五纵”战略所构建的算力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及多项创新产品。

活动现场。联想供图
活动现场。联想供图

  新兴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正在对企业的IT基础设施及业务运营模式产生深远影响。联想中国西南大区总经理李刚表示,在“联想智慧中国”战略愿景指导下,联想精准把握智能化转型的战略机遇,通过具有前瞻性的布局,始终专注于为不同行业提供基于新IT架构的全栈AI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旨在满足各行业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加速客户智能化转型的每一步。

  基于此,联想在“端-边-云-网-智”全栈产品与方案服务的基础上,实现了“全栈AI”战略布局。其核心内容涵盖AI终端、AI基础设施、AI解决方案及服务。

  在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的发展阶段,联想公司制定的“全栈AI”战略路线,为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从而促进客户业务的显著增长及成功实施。在过去的数年间,联想凭借其卓越的技术与实力,成功助力了包括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容天汇海等在内全国上千家政企智能化转型及升级。

  吉利汽车基于联想高性能计算方案打造了液冷高性能计算中心——吉利星睿智算中心。该中心具备高性能计算与智能计算算力的云化统一管理及运营服务能力,能够对CPU、GPU算力进行精细化管理和调度。实测数据显示,该中心每秒可完成3540万亿次的计算任务。此外,中心采用联想“海神”(Neptune)温水水冷技术,将PUE值降至1.14。该中心的卓越性能获得了国际国内的广泛认可,在2023年6月发布的全球HPC Top500排名中位列第185位,在中国HPC Top100排名中位列第16位。

  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为了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政府与企业算力基础设施,奠定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坚实数字基础,联想基础设施业务聚焦于三个核心领域:科学计算能力的提升、核心算法的优化以及液体冷却技术的创新,旨在推动技术发展。在此基础上,联想制定了“一横五纵”的计算力基础设施产品战略,并与本地异构智能计算生态的合作伙伴协同,致力于为本地客户提供全面且领先的AI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其中“一横“即联想万全异构智算平台,该平台以其卓越性能,在人工智能计算能力的高效融合与稳定运行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这些优势涵盖了对AI与高性能计算(HPC)集群节点的融合调度、内核态GPU虚拟化效率的增强、网络集合通讯的优化,以及实现了分钟级别的断点续训功能,这些特性共同构筑了该平台在人工智能生产力方面的强大能力。

  在发挥智算能力优势上,联想问天WA5480 G5服务器构成了联想AI算力服务器系列的重磅产品。联想问天WA5480 G5服务器则是一款支持PCIe GPU的开放式计算平台,兼容所有业界标准的PCIe接口和AI加速卡。该服务器凭借其出色的可扩展能力、多样化的计算支持以及高效的电源设计,能够应对大规模推理和小规模训练的应用场景。

  在数据存储领域,联想针对多样化的应用需求,推出了基于ONTAP9的A系列全闪存统一存储解决方案,以及DSS-D系列并行存储系统,后者采用GPFS并行文件系统,同时,联想亦提供了基于GPFS的大规模分布式存储产品。

  此次品鉴会上,引人关注的还有近期联想发布的全新网络产品,本次推出的四款联想问天网络产品都是“量身定制”,其中联想问天NE8570-4C核心汇聚交换机,为构建下一代数据中心网络而生。而联想问天NE5530G-24/48GT4XS千兆交换机以及联想问天NE6730G-48XS8CQ48端口万兆交换机则是作为联想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与关键补充,能够更好地满足园区网络和云数据中心网络的升级和演进的需求。

  联想中国西南大区总经理李刚强调,AI作为新型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联想公司正致力于构建完善的人工智能算力生态体系。联想秉持“全栈AI”战略,旨在与客户共同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