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2日电 (吴平华)竹笋在流水线上被剥去“外衣”、分切成细长的笋条,经过自动化分拣,制成笋干、笋衣、笋丝、腌笋、酸笋等产品。近日,在宜宾市长宁县四川丰泰吾厨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8条生产线运转不停,抓住秋笋采收的尾声,这里每天能产出十余吨各类笋制品。

从空中俯瞰,一条条银白色的水管将加工车间与一旁的盐业生产基地连接起来。竹笋加工过程中使用过的淡盐水,被运输到盐业加工车间制成工业盐,在这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淡水被重新注入盐井,再生产出竹笋加工需要的淡盐水。这是公司自主研发的盐水循环利用体系。

“一方面避免了盐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减少了直接排放对周边自然环境的污染。”丰泰吾厨董事王犇说,2018年公司谋划转型升级,考虑到盐化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公司立足长宁本地竹笋资源优势,决定发展竹笋加工,将笋类膳食纤维添加到烘焙糕点和奶茶饮品当中,增添笋类风味的同时减少糖类添加,生产出竹笋口味的奶茶、蛋糕等产品。
做大“竹林经济”,少不了竹产品精深加工。四川长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盛新材)生产车间里,竹材在机器中被分解成头发丝粗细的纤维,被挤压成方块形状的原材料,堆成一座棕黄色的小山。这里刚刚结束技术改造,通过提升加工热效率,生产能耗可以降低一成左右。
“我们的原材料是本地产的楠竹和黄竹,如果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一年可以消化30万吨竹材。”长盛新材董事陈荣介绍,经过一年试运行,由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研发的竹原纤维规模化生产成套关键设备去年底已在该企业正式投用。此外,公司还在和浙江农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等开展院企科技合作,推进竹原纤维产业化研究。“现在竹原纤维产品下游推广应用主要定位在床垫芯材和汽车内饰两个重点领域,客户群体包括全友家私、通用五菱、宜宾凯翼等企业。”
市场不断开拓,产能“箭在弦上”。今年初,长盛新材的规模化竹原纤维生产线项目一期建成投产,随时可以根据市场订单的需要调整生产量。追求更高的附加值,企业瞄准下一级市场,工厂旁边,两条板材生产线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目前,长宁县正在对接江苏等地的汽车配件制造商落户四川长宁经开区,与长盛新材“打配合”。未来,长盛新材生产的竹原纤维可以就地加工成汽车内饰材料,借由铁路、水路销往全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