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1日电 (王超明 曾婧)日前,泸州市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纳溪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成果展示会举行,当天发布中小学《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目前,纳溪区28所中小学约3万名中小学生用上《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下的《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为开齐、开足、开好劳动课程夯实了基础。该手册还被纳入文轩书目,供各中小学校订阅使用。

本套《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以《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劳动资源开发,小学和初中每个年级分上、下册编写,共计18册。其中,1至2年级每册劳动项目涵盖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内容的任务群,3至9年级每册劳动项目涵盖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内容的任务群,每个项目都以劳动素养目标为导向,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认知规律编写,采用图文结合方式呈现,引领学生进入劳动场景,激发学生劳动兴趣;融合学科知识,增强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社会服务的联系和知识横向、纵向勾连;突显情境示范、实践操作、体验创新、课内外结合;突出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合作、总结反思、淬炼操作、拓展探究、交流评价的特色。
“长期以来,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青少年中出现了一些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或多或少地成为教育瑕疵。”谈及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初衷,纳溪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先维强说。
“结合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改变我区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要求,我们前瞻性地将编写具有时代特点和纳溪特色的中小学《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提上日程,助力纳溪区‘五育’并举的基础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纳溪区人民政府副总督学龙中华表示,编校过程中,纳溪区就中小学《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的架构、体例、内容等延揽省、市知名劳动教育专家、学者、教师,并多次进行调查问卷,不断进行思维碰撞,修订完善。编写前期历时3年多,十易其稿,覆盖小学、初中两个学段的中小学《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终于发布。
在“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劳动教育格局中,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科学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纳溪区深挖校内外教育资源,通过政企合作、学校协助、社会参与,打造区、镇、校三级劳动教育基地,形成了“红色”“绿色”“蓝色”“特色”的“四色”基地网络。教育成果丰硕,2项科研成果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劳动教育经验在“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名校校长高端研修班”等国家、省级交流10余次。
“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健体、可以育美,纳溪区中小学从今年秋期起就有了自己开发的《劳动实践指导手册》,老师们上课有了载体,孩子们有了劳动的实施路线图,在实践中增强了劳动兴趣。”纳溪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明生良表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生劳动教育,教育部门及学校责无旁贷,社会、学校及家庭也要“联手”形成重视学生劳动教育的教育合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