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纳溪探索“党建+”模式打造电动自行车整治行动新格局
2024年11月27日 18:4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7日电 (胡小燕)自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泸州市纳溪区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堡垒作用和实战能力,探索搭建“党建+X”的平台,以靶向施策、精准宣传的模式,推动打造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综合治理新格局。

  “党建+框架”,统筹协同攻难点

  以街道党政干部为包干领导,社区党总支为“大脑”,32个网格,通过层层“定人、定岗、定责”,充分发挥用好各基层力量,变“单兵突进”为“协同并进”,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推进电动自行车整治工作触角深入基层“神经末梢”。以居民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小区电动自行车治理和物业管理难题为突破口,打造由社区党组织主导,业委会负责,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三方协同、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发挥多方联动能量,拓宽问题化解渠道,达到1+1+1>3的整治合力。

  “党建+机制”,考核机制严落实

  聚焦民生所向,发挥“一长二员”、党员代表等力量,对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情况全面摸底,街道、社区专题研究,针对性开展“一社一方案”个性化治理方案制定。完善网格工作考核、物业公司激励考核、群防群治以奖代补等举措,建立网格排查、物业巡查、居民自查常态化电动自行车巡查整改机制,推动建成排查共见、隐患共治、效果共享。同时推动街道、公安派出所、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加大电动自行车查处力度,深入电动车违规充停行为打击行动,10月共办理电动自行车处罚委托案件1起。

  “党建+媒介”,多渠宣传营氛围

  发挥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参与消防安全培训,率先加入“明白人”队伍,由“明白人”队伍带领网格员、平安巡防、微型消防站、“夜巡打更”队伍、物业服务企业等,围绕电动自行车充停安全、居民家庭防火“三清三关”、隐患自查能力、逃生自救能力,持续开展敲门入户、消防知识送教上门活动。10月开展敲门入户200余户,宣传培训16场,覆盖800余人,打造带动一个“小家”,影响社会整个“大家”的宣传效果,全面增强自防自救和疏散逃生能力。以多路径、多手段、多载体等方式深化电动自行车安全宣传,筑牢全民参与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行动“防火墙”。(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