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耳背可能诱发老年痴呆?专家吁关注老人听力与脑健康
2024年12月01日 21:3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日电 近日,在成都举办的“听健大脑”专题科普沙龙上,多方专家共同呼吁公众关注老年人听力与大脑健康,倡导早防早筛,把握听觉剥夺黄金康复期。

图为科普沙龙现场。四川泰康医院 供图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65岁及以上人群中,超过1/3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群体罹患听力损失的风险还在显著增加。

  研究发现,听觉与大脑认知功能息息相关,可谓“一荣俱荣”。语言理解、高级语言处理、情绪、情感反应、记忆等诸多大脑高级认知功能,都离不开听觉信息的输入。

  当日,围绕“老年听功能衰退与脑认知健康的关系”话题,四川泰康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侯楠介绍,“听觉系统退行”是60岁以上人群普遍存在的慢性老年疾病,由听毛细胞老化、听觉神经纤维数量减少导致。通常体现为“双耳高频听力下降”、“听不清、听不懂、容易听疲劳”等。

  侯楠表示,老年人听不见,不仅带来交流障碍,产生抑郁、焦虑、孤独、社会隔离等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会对脑结构和功能产生一系列影响,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带来脑精神与神经疾病高发倾向。“听损患者罹患抑郁症的比例高出近5倍,罹患痴呆症(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5倍,听力损失每增加10分贝,跌倒的风险就增加1.4倍。这些风险都将很大程度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柳叶刀》2024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听力损失是从中年起就可能导致痴呆的独立风险因素。如若及时发现并加以阻断,生命周期罹患认知功能障碍,包括阿尔茨海默症的整体风险会显著降低,调控、降低新发病例比例高达7%。

  “我国有1.2亿听损老人,大部分老人因缺乏听力衰退干预手段和意识,错过了康复的黄金干预期。”资深听力专家、联影微电子助听器事业部市场与临床总监屠文河介绍,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戴助听器保护听力的意识在我国远未普及。中国助听器市场渗透率仅有5%,欧美发达国家达40%以上。中国老人从发现听力障碍到佩戴助听器间隔时间往往接近10年时间,至此康复已经难以实现预期效果。此外,助听器比较昂贵也是当下面临的一大现实。

  “四川泰康医院一直以来致力于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倡导‘医养融合’,希望让老年朋友拥有健康快乐的老年生活。”四川泰康医院副院长谢磊说,听力健康是老年人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需要持续关注,“这也是我们与联影合作,在泰康之家共同打造听力健康中心的原因。”

  据了解,联影此次发起了一项公益活动,为佩戴助听器人士提供免费调试、免费听力检测与康复指导,以及最高2000元的以旧换新公益补贴,助力解决老人听力健康问题。(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