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0日电 10日,为深入把握“五社联动·家园助力站——社区基金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合作项目”第二周期(2024年1月—12月)专业服务质量及资金运用效能,总结项目服务创新机制,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五社联动·家园助力站”项目结项评估暨项目总结会在成都U善里慈善空间开展。

现场,各项目负责人分享了在社区基金体系化发展、关爱“一老一小”和志愿服务、慈善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并就项目进行探讨交流,互学互鉴优质经验,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代表还就社区基金发展、各地社区慈善工作现状与需求等主题,与参会代表进行深入沟通。
经过筹建四川省项目办、成立项目工作专班、拜访湖北省慈善总会学习五社联动项目经验、综合对比精心选取项目试点地、充分考量并推进社区基金挂靠工作等步骤,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最终在全省范围内确定了德阳市旌阳区孝感街道、南充市高坪区白塔街道、泸州市龙马潭区红星街道、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成都市成华区猛追湾街道5个试点地。经“五社联动·家园助力站”项目不断扎根落地,一茬茬创新机制在实践探索的土地上结出硕果,并先后3次在民政部组织的全国交流会上分享四川的创新模式和经验做法。
各试点地完善社区基金运管机制,规范基金募集使用流程,积极开展筹资募集活动,基金的筹款能力和使用效率逐步提升。如华阳街道盘活现有社区基金,培育新建基金,构建了街道基金和社区基金的分级支持生态体系,以1支街道慈善基金统筹协调24支社区基金。猛追湾街道、红星街道、白塔街道等试点地策划宣传集市、慈善义集、全民众筹等活动,吸引爱心个人、爱心家庭、慈善商家企业的关注和参与,累计募集资金80余万元,为社区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各试点地联动社会组织,发挥社工专业能力,大力支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广泛动员社区志愿者,链接社会慈善资源,夯实“五社联动”的主体力量,以居民需求和服务为“主线”将“五社”各要素“联”起来、“动”起来。如猛追湾街道、孝感街道开展公益创投大赛,支持社区社会组织落地实施社区公益事业、助老扶困、关爱儿童、社区慈善等项目,5个试点地开展多期赋能培力实践支持活动,共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66支,撬动高校、商企、党员、居民骨干1100余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形成社区治理强大合力。
各试点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分类收集评估老、小、特殊困难群体需求,优化服务资源,丰富活动形式,针对性开展精准服务。对于辖区老人,试点街道主要开展慰问陪伴、便民服务、智慧防诈等服务;对于儿童,试点街道以托育、亲子互动、心理团辅等服务为主;对于特殊困难群体,重点开展巡访关爱、物资帮扶、社会融入等服务,形成了服务供给的多元化与专业化格局。项目周期内,各试点地累计开展各类社会服务100余场,服务覆盖居民130余万人次,以精细对口服务增进民生福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