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1日电 (陈静)12月11日,丹棱县齐乐镇观音社区易涝治理点沟渠建设现场,数十名工人忙着开沟、支模、水泥浇筑、平整表面等,曾经的小水沟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水泥浇筑而成的大水渠。

据了解,观音社区易涝治理点只是丹棱城区易涝点治理改造项目的其中一个点位。该项目主要涵盖改造丹棱县城内思濛河、安溪河河道两侧雨水管25.8公里,整治易涝点25处,增设检查井268个、雨篦224个、闸门等雨水设施。“之前这里一直排水困难,要是遇到暴雨,家门口的道路、果园都会被淹。”附近许多住户也成为这场蜕变的见证者,大家都充满了期待。
项目承包单位相关负责人黄衍达表示,易涝点治理改造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城市防汛能力和安全韧性,解决内涝顽疾,保障市民生产生活安全。
从扩建水渠到改造雨水管,易涝点整治承载着群众对美好家园的期望。在开展易涝点治理的同时,该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尾水深度处理项目也进入到尾声。“这是6个子项目中最后一个在建项目,这几天正在收尾,预计12月中旬全面竣工。”在丹棱县张场镇河湾村,污水处理设施尾水深度处理项目经理李芳忙碌在施工现场,在她的指挥下,工人们正将直径为300毫米的污水管网埋入地下。
丹棱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尾水深度处理项目覆盖仁美镇、杨场镇、张场镇等6处作业面,8月1日开工,计划12月底完工。目前已完成管道铺设约6000米,新修污水池12个、人工湿地2处,排查疏浚管道3000余米,完成工程进度90%。“个别乡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水管网老化破损情况,导致生活污水与雨水混合且收集不力,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环境,也给污水处理厂造成了严重负担。”丹棱县住建局村镇建设股工作人员杨宏称,新项目实施不仅更换了坏损的污水管道,还新建了一批污水处理设施,大幅度提高了乡镇污水收集效率和污水处理站的进水COD浓度,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
截至2024年11月底,丹棱县20件民生实事108个项目的87个项目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占比80.56%,剩余21个项目也在推进中。“下一步将对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拿出有力举措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堵点’‘难点’问题,高效推进项目收尾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丹棱县民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