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9日电 (王爵 吴平华)近年来,广安市前锋区以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分级分类优化“窗口”改革,实现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科式”综合窗口全覆盖,区政务中心落地“无差别”“分领域”“一站式”三类综合窗口模式,切实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政务服务保障。
优窗口,赋能政务服务提速,优化窗口设置,实现“多窗办”到“一窗办”。科学整合窗口,区政务服务中心采取“7+1+1”模式,设置7各分领域综合服务专区、1个无差别综合服务专区及1个“一站式”工程审批服务专区,依托综合窗口设置“一件事一次办”“跨域通办”等特色服务窗口;9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无差别综合窗口38个,构建“谁来都一样,谁审都一样”的审批新模式,实现导服、受理、审核、决定、出件各环节工序化、流程化。
整合服务事项,实现“分头办”到“集成办”。改变部门进驻办事传统模式,打破行政层级和部门界限,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将公安、税务等7个类别需要专网支撑的205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分领域专窗,将原市场准入、农业农村、文化卫生等领域的203项政务服务事项(涉密及有特殊场地需求事项除外)纳入无差别综窗受理,将工程审批相关的59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一站式”工程审批服务专区,避免企业多头找、来回跑,助力投资项目早日落地投产。各镇(街道)进驻便民服务中心的255项事项全部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受理(办理),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优化人员配置,实现“专科型”到“全科型”。根据窗口办件实际和群众需求,择优配强无差别综合窗口工作人员14人,从事综合窗口受理、引导、咨询、帮办代办服务等工作,其余进驻单位选派业务骨干到分领域及“一站式”开展工作,并确认“首席代表”,区行政审批局对服务效能进行全程监管。每月组织综合窗口人员通过座谈、专题研讨、交叉培训等方式开展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窗口人员从“专科高手”向“全科能手”转变。
减流程,推动政务服务提效,在“六减一优”(减跑动、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成本、优服务)行政审批改革基础上,大力归并整合事项、减少申请材料,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向“一次提交”转变。一是全面推行“一次办理”。深入推进流程再造减环节、合并同类项减材料、提升效能减时限“三减”服务,将涉及面广、办理量大、办理频率高、关联度强的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一件事”范畴,围绕企业开办、涉企经营等落实13项“国家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配置及运行。将医保、就业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27个“一件事”主题式服务延伸到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实现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
全面落实“容缺受理”,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需求,从强化“容缺受理”服务意识、全面梳理事项清单、严格事项筛查审定等方面入手,梳理出“容缺受理”事项123项。并通过逐项完善配套措施、优化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终止办理和失信惩戒长效机制等举措,依法依规实施“容缺受理”,解决办事群众和企业申请材料不齐造成的来回跑等问题,推动企业群众办事“跑多次”向“跑一次”转变,按下了便民利企服务“升级键”。
全面践行“告知承诺”,以优化政务服务为基础,按照“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的工作思路,构建“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并联审批、协同监管、联合验收”的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管理模式,建立“政府靠前服务+企业自主承诺”的企业投资项目服务方式,对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等10余项涉企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改“证明”为“承诺”,在企业自愿的前提下,推动符合要求项目按承诺制实施率达100%,承诺服务事项办理率达100%,真正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增强企业获得感,推动项目极速审批、快速开工。
建机制,聚力政务服务提质,完善政务服务大厅管理机制。建立首问责任、一次告知、绿色通道等15项政务服务工作制度,以及服务形象、语言、态度等7项行为规范,列出正面、负面清单,明确政务服务行为边界。建立巡场制度,每天定时不定时进行实地和视频巡场,对工作纪律、服务质效、安全隐患等进行检查、调研、处理。
畅通“办不成事”诉求解决渠道。建立“办不成事”直达快办机制,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结合12345便民服务热线,畅通“办不成事”诉求解决渠道,会同相关部门及时研究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受阻的疑难问题,消除办事“堵点”“难点”“痛点”。今年,解决“办不成事”诉求32件。
创新服务工作举措 建立“安心办”服务团,持续开展预约办、延时办、帮代办、上门办、周末办及指导办等“店小二”“保姆式”服务,实现政务服务“零距离”。与辖区内银行合作,将个体工商户登记、企业开办等高频事项延伸到银行网点办理,企业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前锋区综合窗口改革以来,企业群众只需要到一个窗口提交一次材料,就可以把企业开办、食品(含保健食品)经营许可、取水许可等事项办好,窗口减少率达45.5%,办事排队等候时间减少60%以上,今年以来,通过综合窗口办件5.8万余件,实现由“业务专窗”向“综合窗口”转变,有效地解决服务窗口忙闲不均、群众排队时间长、窗口人员难管理等问题,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明显增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