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8日电 (邹立洋 彭义)近年来,泸州市以“一切为了劳动者健康”为出发点,全方位护航企业高质量可续发展,2024年,泸州职业病防治两项核心指标数据大幅下降:新发职业病数从133例降至30例,降幅达77.44%;职业病检出率从2.12‰降为0.44‰,降幅达79.25%。全市共建成四川省健康企业21家(全省第二),劳动者健康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创新工作机制,构建严密防护体系
泸州市首创“五环紧扣、九率促升”职业健康工作法,系统性破解职业病防治难题。五环紧扣铸合力。“主体责任环+整改提升环+机构助力环+技术支撑环+监管督导环”形成环环紧扣链,建立问题清单全流程追踪,实现整改提升率100%。九率促升得益彰。以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实施率、职业病危害申报率、职业健康检查率等九项指标率为抓手,良性互促,推动指标常态化趋近100%。
深化宣教服务,精准导入宣传发动
实施精准度高、导入性强的职业健康宣传发动,做实保护行动。自内而外发动。首创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月”,结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将企业自主内部宣传培训、社会面宣传发动和督导落实紧密结合,开展“职业健康,泸力同行”主题活动。同时,组建巡查督导组,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延伸核查,书面交办并限期闭环整改137项。专题联合发动。会同市总工会首创建立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机制(提示函、建议书、意见书),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职业病危害申报提示函。靶向精准发动。开展职业病工伤预防专项培训,每年深入全市12家煤矿,精准培训一线高危矿工1000余人。
强化惠企便民,便捷优化健康服务
构建更优体验感、全面满意度、融合服务与引导的职业健康惠企工作。四维度提质。成立全省首家市级职业健康质控中心,创新推行主检医师宣誓承诺制,实施全覆盖、阶梯式推进的“程序性+内涵式+问题类+服务型”职业健康四维质控模式。全天候服务。开通职业健康咨询热线,向全市1700余家用人单位、近7万接害劳动者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数字化便民。率先完成全市5939名劳动者共7619份职业病诊断档案电子化管理,实现“一键查询、高效诊断”。中小微助力。组建市、区县级帮扶团队8个,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以职业健康“脱管”用人单位为重点,助力企业打造职业病风险防范堡垒。全年完成中小微企业帮扶156家(其中职业健康“脱管”用人单位78家),惠及接害劳动者12310人。
扎牢“1+1+1”,激发企业内驱动力
泸州市通过在企业建立“1+1+1”职业健康管理机制(1名首席健康官、1名健康副厂长、1个职业健康专业指导团队),建立“一公开”(职业健康信息公开)和“三个三”工作模式(三方责任、三大重点、三项制度),发挥领导决策、专业指导、技术服务等三个功能,激发企业自动、自发、自主地防治职业病风险。目前,已在445家企业建立运行该管理机制,建设率84.12%,惠及接害劳动者31631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