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3日电 (刘刚 孔云)“现在听着夜雨声,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近日,自贡市贡井老街子社区居民王志明,站在已经完成加固、披上银灰色“铠甲”的山体前感慨。

据介绍,居民王志明屋下的崩塌隐患点坡高约15米、长约20米,崖边坡的坡度近直立。因长年受降雨影响,岩石土质已经疏松,持续下雨引发过小规模岩石崩塌,威胁着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该隐患点发生崩塌后,贡井区自然资源局、贡井街道相关负责人及督导单位专家到现场进行查勘,对该点位进行了封闭管控并加强日常巡查,同时对上争取项目资金进行治理。
“我们主要采取加固的方式进行处理,通过包裹危岩表面,限制岩块位移或脱落。”据贡井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工程已于2024年4月竣工,并通过专家组验收,有效保障了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了解,沿贡井区铁炉街蜿蜒而上,另一处治理工程同样焕发新颜。在90米长的陡峭崖壁上,钢筋混凝土框架如筋骨般嵌入山体,支顶柱与网格梁共同编织成安全“防护网”。

该隐患点坡高约15米,长约90米,坡度近90度,由于长期风化剥蚀作用,坡面基岩出露,坡体中下部部分岩体掉落形成坳腔,山体结构松散,曾发生过小规模崩塌。
为此,贡井街道会同贡井区自然资源局积极争取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开展崩塌隐患点治理工程。先后投入约110万元,清运土方、修建支顶柱、浇筑框架梁,为危岩山体穿上了一层坚固的“盔甲”,筑起了地灾“防护墙”。
“曾经的‘危崖悬顶’变‘安居屏障’,让附近居民实现了从‘提心吊胆’到‘安然入眠’的转变。”贡井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围绕辖区地灾崩塌隐患点,加强值班值守,强化“人防+技防”,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让广大群众住得安心、睡得踏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