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浙川东西部协作“振兴工坊”落户北川
2025年04月30日 10:2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30日电 (邓琴 杨舾然)近日,四川省首家“振兴工坊”在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云珍羌绣体验馆揭牌。

绣娘正在制作羌绣作品。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借鉴浙江“共富工坊”模式,浙川东西部协作“振兴工坊”将整合东西部协作资源,发挥市场化机制作用,吸纳农村脱贫人群、低收入农户等群体就地就近就业,探索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的“新路子”。

  近年来,在东西部协作支持下,北川云珍羌绣体验馆坚持“公司+合作社+绣娘”模式,带动全县19个乡镇2000余名家庭妇女实现灵活就业,累计培育专业绣娘1200余人。同时,依托“羌绣工坊+村播基地”数字化平台,持续与知名品牌合作推出具有羌族元素的产品,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带动500余名妇女和残障人士脱贫致富,绣娘人均年增收近2万元,部分骨干年收入超10万元。

  “我们将与浙江专家团队协作,推动羌绣技艺创新和产业升级,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北川云珍羌绣振兴工坊负责人陈云珍说,作为首批落地的“振兴工坊”,云珍羌绣振兴工坊将在运营模式上进行创新探索,推动非遗保护与市场开发双向促进,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据了解,浙川东西部协作“振兴工坊”按照生产方式、产业特点和组建形式,分为来料加工、定向招工、电商直播、农旅融合、品牌带动、产业赋能等六类工坊。工坊与村(社区)、企业结对共建,推动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下沉农村,结合乡村旅游、电商、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充分利用帮扶期间形成的厂房车间、党群服务阵地等资源,吸纳脱贫群众和低收入农户就地就近就业。

  2025年,计划在省内浙江对口帮扶的12个市(州)打造20家示范引领“振兴工坊”。到2027年,累计打造100家“振兴工坊”,形成浙川东西部协作“联得紧、带得稳、收益久”的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当地群众收入水平。

  下一步,北川将持续加强东西部对口协作联动,整体谋划推广振兴工坊建设,从项目引进、资金扶持、选址建设、社会保障等各个环节加强配套集成服务;从生产运营、人员管理、服务保障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不断提升振兴工坊运行效能。(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