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2日电 (邹立洋)在泸州市纳溪区,一支支由党员带头的家庭医生团队,身着蓝色马甲,常年穿梭于街巷楼宇。他们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动送到千余名失能老人和残疾人家中,用“上门服务”的方式,切实破解特殊群体“出门难、看病难”的民生痛点。
作为泸州市“健康乡村”建设试点区,纳溪区在党建引领下,将特殊群体健康保障列为“民生实事攻坚年”核心项目。安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行动,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叩门”。“叔叔,这段时间身体状况感觉如何?”“阿姨,觉得这段时间活动还痛不?”家庭医生团队深入失能老人家中,详细询问病史、卧床时长、皮肤状况及心理状态,建立个性化健康档案;运用专业设备进行心电图、血压血糖等基础检查,精准“画像”;结合中西医优势,实施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并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服务全过程通过信息化系统记录,构建“精准画像-按需派单-闭环管理”的服务链条,确保可追溯、可评估。
安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党员先锋诊疗岗”作为领头羊,家庭医生团队为基础,各个科室辅助,打造“一团队一社区”的点对点服务模式,同时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情况,中心支委同时带队开展“三访三问”:访卧床患者问护理难点、访残疾家庭问康复需求、访空巢老人问应急保障。截至目前,中心已建立特殊群体健康档案900余份,实现服务覆盖率从2022年的63%提升至当前的91%。
在安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上,实时跳动的红点显示着家庭医生的轨迹——这是纳溪区建设的“智慧健康服务云平台”。平台整合残联、民政、医保数据,不仅能自动预警未履约服务,更能通过AI分析生成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过去找医生要靠子女背到卫生院,现在医生带着设备上门,方便了很多失能居民。”安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长介绍道。
安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响应局党委号召,构建“区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三级联动体系,实现了资源的高效调度:区级专家下沉不定时开展技术指导,镇卫生院配备DR、便携心电图机等设备,村医通过5G远程会诊连接上级医院。保证危重病人在15分钟内就能联系区级医疗机构开通急救通道,创造了基层急救“纳溪速度”。
自2025年启动专项服务以来,家庭医生团队累计行程2000余公里,开展中医适宜技术300余人次。“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统计,而是辖区特殊人群渴望健康的面孔。我们要真正地把国家的利民政策用深、用好、用实,保证政策落实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安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秋霞表示。
纳溪区卫生健康系统将把安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送医上门”的成功经验固化为可推广、可复制的服务标准,以实际举措持续深化健康中国建设,努力让优质医疗服务覆盖每位有需要的群众,特别是失能、失独、残疾等特殊困难老人,守护他们的幸福晚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