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9日电(王欣)19日至20日,四川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十二届西部地区眼科学术交流会暨屈光手术个性化设计培训班在成都举行。本次活动依托(眼科)全专联盟,面向基层培训赋能,国内多位塔尖眼科专家携学术课题、典型病案出席授课,吸引了来自四川、重庆、青海、西藏等地500余名眼科从业者参会。
据了解,本次会议设置学术报告、病例分享、手术演示等环节,来自国内42位眼科重量级专家学者,通过19个学术课题、11个典型病例,紧紧围绕眼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最新技术和最新成果进行交流与分享。

本次大会主席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玻切手术奠基人、成都爱迪眼科医院院长胡玉章教授担任。他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学术会旨在为基层眼科医生搭建以“临床—科研—转化”为目标的三维交流平台,促进西部地区眼科学术发展,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提升眼科手术质量与安全。
“筑牢学术根基,深化区域协作,培育新生力量,赋能基层眼科医生。”胡玉章教授说,西部地区眼科学术交流会始终秉持“开放、平等、互鉴”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没有壁垒的学术共同体。这一平台不仅着眼于前沿技术的交流与碰撞,更注重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通过多学科交叉研讨、临床技能培训、疑难病例会诊等形式,切实提升西部眼科整体诊疗水平。
本次学术交流会课题多元,深度、广度、实用性兼具。在19个学术课题中,厦门大学李程教授的《眼表组织损伤与再生重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春玲教授的《波前重塑技术在白内障老视矫正中的应用》,四川省人民医院曲超教授的《屈光性白内障在复杂白内障中的应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郭娟教授的《如何做好小青白手术》,成都爱迪眼科医院刘华教授的《再谈巩膜扣带手术》等,均从临床痛点出发,既有前沿理论探索,又有实用技术分享,为参会者提供了多维度的学术盛宴。
在专家临床分享环节,“多变的囊膜”“眼底的迷雾”“先天性瞳孔残膜一例”等11个典型病例,不仅聚焦学术,更注重实操,立体的临床实战教学,向基层眼科医生深入浅出地传授前沿诊疗经验。

参会医生们在聆听了知名眼科专家的精彩授课后,“屈光手术个性化设计培训班”正式开班。该培训班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刘治容教授、成都爱迪眼科医院杨雨昆教授的主持下,通过模拟临床环境,理论联系实际,参与医生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了屈光手术的核心要领。
据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西部地区眼底病、青光眼、白内障等致盲性眼病发病率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折射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深层问题。主办方表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召开第十二届西部地区眼科学术交流会,更有助于增进地区交流合作,把握学术前沿,推动成果转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