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2日电(林瑶)近日,由四川本土作家、四川省李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国平创作的人物传记《公元前256年的江河重构:李冰传》(简称《李冰传》)正式出版。
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的西部,有一座修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它就是孕育天府之国、衍生天府文化的都江堰,而都江堰乃至天府之国的创建者则是秦蜀郡守李冰。

李冰的功绩世人皆知,但是李冰的身世却鲜有人知。从战国晚期入蜀开始,关于李冰,历史文献中记载很少,语焉不详,因为那毕竟是一个遥远的年代。他究竟生于何时何地,属秦人、晋人、蜀人还是氐羌人?是否凿过离堆、导过岷江?都是学者们曾经怀疑的范围,甚至有人怀疑是否有李冰其人。
“为李冰写传,很难;为李冰写传,也很易。”作家王国平认为,因为就凭一座都江堰水利工程,即使李冰一句话不说,即使我一个字不写,也丝毫不会影响他的伟大与不朽。因为这一江水,就是李冰最美的语言;这一座堰,就是李冰最好的传记。
尽管资料非常匮乏,但《李冰传》依旧写出了新意,因为作者笔下的李冰,不止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该书是一本以战国晚期秦国蜀郡守李冰为传主的人物传记,但是作者打破了传统人物传记的写法,试图探寻一种更加血肉丰满和视野辽阔的写作路径,全面、生动、立体地书写李冰。
李冰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率领民众修建了举世无双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但都江堰的创建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李冰之前,大禹、蚕丛、柏灌、鱼凫、望帝和丛帝也曾为岷江的疏浚和开发做了大量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和精神基础,都是一些宝贵的经验。
李冰之后,文翁、诸葛亮、高俭、吉当普、刘熙古、施千祥、丁宝桢等官员及千千万万民众永续接力,维护、修缮和拓展都江堰,为都江堰持续使用2200多年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无数当代“李冰”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正在为新时代都江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贡献崭新力量。
“他们都是为都江堰付出了海量心血与智慧的‘李冰’,他们是都江堰时间轴上不同时代的‘李冰’。我笔下的李冰,既是一个人,也是一群人。”王国平说,自己将该书分为“远古的李冰”“战国的李冰”“后世的李冰”和“当代的李冰”,逐一呈现不同时代的“李冰”的丰功伟绩。
正如评论家徐良所说:“该书通过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让我们看到了传承数千年的中国智慧,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无比骄傲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
作家王国平生于1976年,四川江油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南怀瑾的最后100天》等作品多部,曾获全国“阅读学习成才职工”、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四川文学奖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