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3日电 (刘小莉)近日,走进郫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筹),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的建设场景随处可见,签约项目正加速从“纸上”落地“地上”。
郫都区锚定“成都西部现代化新城”目标,以“工业强区、科创兴城”战略为牵引,在招商引资中打出“精准引育、模式创新、服务升级”组合拳,不仅实现市级重大项目签约量超全年目标,更推动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集群加速成型,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项目引育“量质齐升” 重点领域多点突破
今年以来,郫都区招商引资交出亮眼成绩单:东莞巧特、华祥食品等26个市级重大项目成功引进,完成全年目标的118.18%,协议总投资额达181.76亿元;塔斯汀西南供应链中心、丹丹豆瓣二期等25个项目顺利开工,开工率92.59%,在全市同类区域中稳居前列。截至6月,全区产业化项目实际到位内资34.92亿元。
与“量”的突破相比,郫都更注重“质”的提升,聚焦“高精尖”领域精准发力,重点促进中电科系产业化项目加快签约落地。这些项目不仅能带来可观经济效益,更能填补产业链关键环节,推动电子信息、融合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目前,郫都重点跟踪在谈项目30余个,涵盖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且均与主导产业高度契合。“我们既要‘招大引强’,更要‘延链补链强链’,让每个项目都融入产业生态,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效应。”区投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招商模式“破壁出圈” 内外联动织密网络
“驻点招商不是简单‘蹲点’,而是要扎根当地产业生态,精准捕捉项目信息。”在上海驻点的招商专员赵斌宇坦言,每天走访企业、参加产业峰会、整理线索,已成工作常态。今年3月,郫都选派30名年轻骨干组建4支驻点招商专班,分赴北方片区(北京)、上海、深圳、林芝,构建“以上海辐射苏常、以深圳联动广莞、以北方片区覆盖津郑”的招商网络。
近期,结合形势变化,郫都对驻点人员动态优化,目前12名干部坚守一线。招商专班聚焦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影视文创等领域累计拜访企业、商协会及校友会500余家(次),参加投促活动205场,获取项目信息118条,对光电电子、精密仪器类25个优质项目进入重点跟踪。
除“驻点招商”固定哨,郫都同步推进“走出去+请进来”流动哨。区委、区政府领导带队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靶向招商”28次,走访目标企业65家;各产业部门、园区联合外出招商48次,对接企业120家。
在“请进来”方面,郫都先后承办“2025长三角(苏州)硬科技产业投资对接会”“郫都区2025年城市价值推介会”“电子科大(深圳)校友企业交流座谈沙龙”等专题活动。近期还将举办“郫都区城市价值暨服务业发展推介会”。

服务效能“持续加码” 全周期护航项目落地
“从对接、考察到政策洽谈,郫都团队全程跟进,帮我们协调厂房、讲解政策,效率太高了!”袁记云饺企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企业对郫都招商服务的认可。今年以来,已有精密仪器、绿色食品类30余家企业受邀实地考察郫都。
高效服务源于郫都构建的“三级招商服务体系”:“分管领导+科长+业务专员”层级联动,分管领导统筹重大问题,科长对接核心诉求,业务专员落实日常细节,实现企业全覆盖走访和靠前服务。同时,郫都梳理整合招商资源,编制标准厂房、土地推介、政策汇编等六类《招商系列手册》,升级改版《郫都区投资指南》和推介PPT,让企业“一站式”读懂投资环境。
项目跟踪中,郫都还建立了“信息获取—精准跟踪”闭环机制,对优质项目成立专项小组,每周更新进展、每月召开推进会。通过常态化走访、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为项目提供从洽谈、签约到投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接下来,我们将从机制和资本双管齐下,为招商‘加力提效’。”区投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郫都将完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通过专题会、调度会破解资金、载体等落地瓶颈;同时把握基金招商趋势,强化基金顶层设计,依托母基金与专项基金提升资本产业协同力,支撑重大项目落地,让更多优质项目在郫都“扎下根、结硕果”,助力区域经济持续跃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