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6日电 (王廷妮)眼下,正是高原果蔬成熟的季节。在壤塘县布康木达村的蔬菜基地里,红彤彤的番茄挂满枝头,驻村工作队、志愿者与村民们忙着采收装箱,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

走进布康木达村蔬菜种植基地的大棚,翠绿藤蔓间缀满了饱满的番茄,颗颗色泽鲜亮、果肉饱满。
这份丰收的背后,是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帮扶和驻村工作队一整年的科学规划与努力的结果。工作队主动对接浙江帮扶单位与农业企业,邀请专家实地调研,最终选定了适配当地环境的番茄品种。壤塘县昼夜温差大、海拔高的独特自然优势,这里产出的番茄不仅皮厚耐运输、不易损坏,还兼具脆甜口感。今年试种的4个大棚,亩产达3500斤,较传统品种增收20%,预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余元,同时还为村里新增2个就业岗位。
“去年在大棚务工挣了1.3万元,今年我负责4个番茄大棚的种植,光这一项就有1万元收入!”村民王志国的话语里满是喜悦,道出了当地农户的共同心声。
近年来,布康木达村聚焦高原果蔬与优质青稞主导产业,通过“引进新品种+专家指导+订单销售”的成熟模式,累计带动20余户村民稳定增收,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20万元,逐步走出一条“产业兴、村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下一步,工作队将全面总结番茄试种经验,计划2026年扩大种植规模,同时持续引进优质品种、探索高效种植模式,让高原的丰收之路越走越宽。从试种成功到带动增收,布康木达村的番茄产业,不仅结出了饱满的果实,更结出了乡村振兴的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