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日电 (杨雪艺 王雅竹)国庆前夕,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一家卷烟零售店的热闹景象引得路人“驻足”:悬挂彩旗、打扫店面、张贴对联、摆放鲜花……每到这个节日,“齐乐先锋队”志愿者总要上门“拜访”店主骆舒程——年近93岁的他是抗美援朝老兵。

“齐乐先锋队”来自眉山市丹棱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此行,除了3名退伍军人“老朋友”,还新添了3名“00后小年轻”。这既是一次节日慰问,更是一堂“行走的党课”,一次跨越时代的红色传承。
“当年,饿着肚子打仗,就为了现在你们这些娃娃吃饱穿暖哦!”骆舒程看着眼前和他参军之初年龄相仿的“00后”们,十分感慨。
1963年,骆舒程转业回到家乡丹棱,随后在沼气办工作。他将“功勋”深藏心底,从头学习新知识,不断钻研,通过技术研发,成功将仅能使用15年的沼气池寿命延长到至少30年。
“在部队就喜欢钻研,要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多做贡献。”退休后,他在齐乐镇老街开了一家电器修理铺,坚持只收取成本价,随后又将隔间清理出来售卖烟、酒和油盐等。
32年来,小店稳价修理、诚信经营,骆舒程用“手艺”惠及邻里、以赤诚坚守初心。
“我经历过苦日子,知道生活不易,能帮一把是一把。”骆舒程小店墙上那面“光荣之家”牌匾,见证着这名老党员的不变初心。
随着政府部门走访慰问、媒体记者采访报道、志愿队伍拜访学习的次数增加,街坊邻居才知道,眼前这个平凡的“骆大爷”原来是抗美援朝的老兵,是上过战场、打过仗的英雄。
如今,93岁高龄的骆舒程仍然坚持每天读报,保持抄录习惯。
长辈有风骨,家风有传承。四世同堂的“骆家”,11人里有5个党员。以优良家风带实干作风,每个“骆家人”都在各自的岗位尽心尽责、贡献力量:有的耕耘教育事业,有的从事药物研究,有的投身航天科研……长子骆志勤家庭被评为眉山市首届“书香之家”、丹棱县文明家庭,次子骆志平家庭被评为峨眉山市学习型家庭,成为当地传承优良家风学习榜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