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6日电 (刘刚 赵艳)为切实破解基层医疗资源薄弱、服务能力不均衡的难题,近年来,自贡市荣县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核心抓手,精准聚焦“筑牢基层急救网、做实全程慢病管理、优化基层就医流程”三大方向,系统推进资源下沉与流程再造,全面赋能乡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构建起了“村村有医靠、救治有网络、慢病有人管”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
“心电一张网+胸疼中心”织密基层胸痛“急救网”
据介绍,荣县积极构建“心电一张网+胸痛中心”协同救治体系,着力打造“横向县域全覆盖、纵向全民共享、动态全程管理”的县域联动救治体系;全县开启了“心电一张网”项目,不断升级赋能项目,建立了“村医采集—平台传输—县级专家解读—报告即时回传”流程,早发现、早预警、早治疗,提高心梗患者救治率;“心电一张网”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川渝地区“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广,其中一名村医荣获国家“心电诊断中心”优秀村医称号;新桥镇建立了全县首个乡镇胸痛救治单元,开设胸痛门诊,由县级专家坐诊,打通乡镇胸痛救治的第一站。自新桥胸痛门诊建立以来,通过与家庭医生团队协作,形成“社区筛查-单元处置-中心救治-家庭随访”的全程管理闭环,有效打通了胸痛救治的“最后一公里”。
“博士工作站+乡村一体化试点”构建医防融合慢病“新闭环”
据了解,荣县推动服务体系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积极引入外部优质资源,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建心血管内科专家工作站,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共建神经、重症、肿瘤3个博士专家工作站;整合“博士专家+总院专家+家庭医生+村医”力量,组建专业慢病管理团队。2024年,在荣县长山镇率先启动医防融合综合防治能力提升项目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明确县医共体总院专家实时会诊、卫生院全科医生定期驻村、村医常态化随访的分工体系;试点村卫生室启用“村医”“公共卫生”等多平台,实现村卫生室与中心卫生院数据互联,为患者建立动态健康档案,提供覆盖“防、筛、治、管、康”的全流程服务,推动管理从“一次性诊疗”转向“持续性干预”。
“专家下乡赶场+分级动态监管”优化基层就医“服务链”
荣县创新实施医疗专家“驻点帮扶+下乡赶场”模式,开启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新维度”。下派5名县级专家担任乡镇卫生院副院长,派驻22名业务骨干长期入驻,通过手术示范、专科建设进行“靶向帮扶”,指导乡镇卫生院成功开展多项首例微创手术;医共体总院直击基层痛点和需求,11个党支部的400余名骨干组成专家队,每年2次常态化深入镇村,携手家庭医生,开展巡回义诊“下乡赶场”活动,辐射覆盖辖区内所有乡镇,让群众家门口更有“医靠”。
“出台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提升方案,推行‘自查+分级’动态机制,分级评定甲、乙、丙级并分类管理。”荣县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探索完善乡村一体化管理机制,推动村卫生室服务提质扩面,全力以“5G+120智慧急救系统”强势赋能急性胸痛救治网,全方位筑牢县域居民健康屏障。(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