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dxw > 成都商报

成都将建设“东部森林” 修复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廊道
2021年11月05日 13:24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2021年底

  市、区(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林长制责任体系全面形成。

  到2025年

  责任体系更加健全,森林覆盖率达到41%,森林蓄积量达到4000万立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5%,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形态基本构建。

  到2035年

  责任体系更加完备,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可持续的公园城市特质充分彰显,城市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为全国样板。

  建立四级林长制 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

  近日,成都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建立林长制的实施意见》。

  根据《实施意见》,成都全市将设立市、区(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林长。其中市设立林长,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设立副林长,由市级领导同志担任,按市领导联系区(市)县分片分区设置。跨区域的重点生态区林长由市级领导同志担任。区(市)县设立林长,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设立常务副林长,由党委、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设立副林长,由区(市)县领导同志担任,实行副林长包片制度。重大生态建设项目或重点生态区域可单独设立林长。镇(街道)设立林长,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设立副林长,由党委、政府相关负责同志担任。村(社区)设立林长,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必要时可以设立副林长。

  同时《实施意见》明确,林长负责责任区域内森林、林地、湿地、公园绿地、绿道以及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等林业园林资源的保护发展工作。其中,湿地保护管理坚持林水相依、林田相融,与河(湖)长制责任区域全面对接、不重不漏,实现湿地保护全覆盖。另外上级林长负责组织对下一级林长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同时,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推进两大国家项目

  建设“东部森林”

  记者在梳理《实施意见》时注意到,在林业园林资源保护方面,成都将构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古树名木、川西林盘等重要生态资源保护。

  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方面,成都将推进龙泉山国家储备林项目和国家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东部森林”;修复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廊道,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加快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绿道、环城生态公园、锦江公园等重大生态项目,创新开展生态惠民项目,构建全域公园体系。

  在创新生态价值转化方面,成都会建设现代林业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绿色惠民产业;创新“森林+”“公园+”“绿道+”“林盘+”模式,推动生态空间与社区生活、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有机融合。

  组建动植物保护科研机构

  和生物资源基因库

  在执法监管方面,成都将探索“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等机制,协同推进生态环境联防共治和跨区域联防协作;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同时,成都将建设公园城市林业园林资源“天空地人”一体化动态监测体系,整合组建动物、植物保护科研机构和生物资源基因库,加强乡土植物、新优品种植物科研繁育推广。

  在基层保护管理方面,成都将推进基层群防群治,推行以村(社区)林长、监管员、管护员为基础,村(社区)网格员为补充,社会公众(志愿者)广泛参与的林业园林资源管护制度。

  另外,在完善保护发展支持政策方面,成都将开展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管理,落实国有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记者 林聪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