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dxw > 成都日报

成都打造城市“微场景” 寻常街区“活”起来
2021年11月10日 11:49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利用人工彩绘“靓化”沿线设施

  “现在变得真好看,我们常来这里逛一逛。”在金牛区亲水园里,正在散步的张阿姨谈起这里的变化,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城市对幸福感的营造,居民是最大的受益者,“当家门口的环境更好了、生活更便利了,幸福也就更可感可及了。”

  当前,成都市通过“两拆一增”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将成都的街道、边角打造成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的公园景观,优化街区形态功能品质,让诗意栖居的“微场景”蔓延在街区的每个角落。

  金牛区亲水园

  感受“川蜀文化”独特韵味

  “红花绿草满园栽,风送花香蝶自来。”虽已是深秋,但金牛区亲水园内却仍是一片绿意盎然。行走其间,一步一景,美不胜收。附近的居民和张阿姨感同身受,“散步有去处,心情就很好!”

  微风中摇曳的黄金菊、修剪适宜的灌木绿植、修长的乔木、简约大气的休闲座椅、环绕的运动步道、散发着清新气息的草地……沿着步道继续深入,锦绣文化展示区的“川蜀”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色彩鲜艳的锦绣亲子乐园内,有孩子正在跑着、跳着,尽情嬉戏玩耍,一幅“宜居生活”的画卷在这里定格。

  据了解,亲水园紧邻锦江河道,场地内原有大面积景观水景但并未进行妥善维护,金牛区结合锦江河道沿线打造,以拆违、植绿、扩展开敞空间为核心对该地块进行了“两拆一增”打造,增加开敞空间达19000余平方米。

  据金牛区沙河源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亲水园在打造过程中,植入亲子游乐、文创互动、高空探险等各色场景,在锦绣文创馆引入邛窑的陶艺和各地川茶展示与体验,让居民、游客在休闲放松同时感受“川蜀文化”的独特韵味。

  锦江区锦江大道

  彩绘扮靓沿线设施

  “变化真的很大,不仅道路两旁干净整洁,小景也随处可见,出门感觉心情都要好多了!”说起锦江大道的变化,家住锦江区锦城逸景的朱阿姨连连称赞。

  记者来到锦江大道,改头换面的道路风貌让人眼前一亮——灌木、鲜花,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沿着道路向前延伸;层次分明的花境在微风下轻轻摇曳,重新粉刷的道路指示牌,穿上“彩衣”的电力高压通风井、通信光交箱等通讯设施,纷纷撞入视线……

  走进焕然一新的“花乡农居”,记忆中低端粗糙的农家乐不见踪影,低洼泥泞的乡间小道也被修葺一新的慢行绿道所代替,目光所到之处到处都是精致的特色小店,处处透露着新生的模样。

  锦江大道全长约7.9公里,是往来高新区、龙泉驿区、主城区的交通主干道。“以前路边绿化带荒草杂生,整体环境又乱又差。”朱阿姨回想起以前的场景,一阵唏嘘。

  据锦江区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重点治理成龙大道一段交叉口至永安桥路段,对沿线锦逸路、包江桥、永安大桥等点位进行花卉栽植,同时利用人工彩绘“靓化”沿线通讯设施,同步启动道路、围挡、户外广告等综合整治工程。

  本报记者 李霞 文/图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