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dxw > 四川新闻网

2021年前三季度 成都市大数据产业规模达374亿元
2021年12月15日 09:18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12月14日讯(记者 何佳欣 实习生 官悦 摄影报道)12月14日,2021成都大数据产业生态服务大会在成都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大数据产业规模达374亿元,在蓉大数据企业超过700家,产业从业人员约11.2万人,大数据发展指数位列全国重点城市第三,中西部第一。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卢铁城在会上表示,下一步,市新经济委将以场景思维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努力打造“西部数都”:一是深化大数据产业“七个一”工作机制,落实发展规划、编制产业图谱、落实专项政策、建设创新平台、丰富企业名录、举办品牌会展、打造场景示范;二是加强城市全量数据集成,加快建设重点行业数据中心,创新社会数据流通机制;三是积极布局基础数字底座,围绕数据库等基础技术培育一批本地大数据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是实施建圈强链计划,探索数据招商;五是创新智慧蓉城场景供给,实施“3+N”场景供给计划,逐步构建“全场景智慧蓉城”。

  会上,成渝两地科研机构、行业社团、金融机构、企业代表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将围绕大数据、数字经济等产业方面开展研究合作;四川省大数据产业联合会、成都市大数据协会、重庆市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协会将聚焦平台搭建,实现行业资源共享;成都市大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知易融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成都分行将开展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服务;四川发展大数据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将共同推进四川省各地市政府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快政务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此外,本次大会还举行了圆桌对话,行业大咖围绕“如何构建大数据时代的产业服务生态”,进行了热烈的思维碰撞。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颜阳指出,下一步,成都大数据产业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转型商品交易模式;尝试做数字税方面的突破;做结构化调整,使得大数据产业生态变得有效、和谐。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副院长戴超认为,大数据产业目前的核心问题在行业的渗透和核心技术、核心架构以及核心产品的突破上,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动力,和国有企业联合起来,在公共数据开发共享上继续探索、创新。

  据悉,近年来,成都在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上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大数据领域的院士专家、企业、投融资机构交流对接,将有助于成都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要素聚集地。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